用“智脑仁心”答好智慧医疗民生答卷

2025-08-12 08:54   大成武昌  

近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湖北省医保局等十部门印发《湖北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打造3家人工智能医院示范领跑,2027年所有公立医院实现AI应用场景落地。前沿技术不再是书本上的遥远词汇,它正实实在在地重塑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肌理,为我们应对未来健康挑战铺设新轨道。

人工智能,已从辅助工具成长为诊断战场上的“第二大脑”。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武汉市中心医院作为湖北省首家数智化转型试点医院,以AI赋能数智医疗为特色亮相智慧医疗展区。AI手术导航让外科医生有了“智能助手”,穿刺手术机器人精准“追击”病灶,数智化病理诊断“一秒阅千片”,AI问诊一键生成病历……医院携多项医疗科技创新成果登场,全面展现从临床诊疗到健康管理的数智化全生态链,彰显了公立医院数智化转型的“湖北样本”。这不仅仅是数据与算法的胜利,更是精准医疗从理想照进现实的生动表现。

然而,技术鸿沟可能使部分人群成为数字时代的“健康孤岛”。年轻患者轻点手机即可完成预约挂号、查看报告,而不少老年群体面对医院自助终端、手机挂号系统仍感无所适从。年轻一代成为数字“原住民”,而老年人成为数字“难民”。智能设备操作复杂,AI语音交互理解困难,导致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逐渐被边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当老龄化与数字化交汇叠加,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若得不到及时弥合,将切实阻碍健康老龄化进程,影响技术红利的公平可及。

当智慧医疗成为新常态,如何让基层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也能跨越“指尖上的距离”?这要求我们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铺设普惠之桥,让技术红利真正润泽每一片土地。要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向基层延伸。大力推进紧密型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数字化下沉。在社卫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网点,广泛部署智能化服务终端,并配备专职引导员,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实现“专家问诊”。大力开发推广适老化医疗健康应用及终端设备,界面设计坚持“大字体、简操作、强语音”,提供“一键呼叫”、“语音交互”等无障碍功能。加强基层卫生人员信息化技能专项培训,培养一支懂医疗、会技术、能服务的复合型队伍,使其成为服务群众、弥合鸿沟的“桥梁工程师”。

技术本身冷峻,其温度来源于我们如何掌握。唯有将“智”的锐利与“仁”的温情完美融合,方能让前沿技术真正服务于“健康中国”的宏伟图景。

      (作者: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健康局  徐姣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