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们都想在武昌这个街道“跑单”,为啥?

2025-07-30 16:17   大成武昌  

图片

2.67平方公里的南湖街道

有近700位外卖、快递“小哥”

穿梭于大街小巷

为辖区10万居民的生活所需奔走忙碌

近年来

新就业群体驿站、骑手友好商家、

骑手友好社区、小哥公寓

多个全市首创的“暖新”措施在此先行先试

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超30万人次

相关工作经验入选

全国“年度百个两新党建创新案例”

南湖

让“骑手”找到家的感觉!

位于南湖街道风华天城小区西门旁的小哥公寓里,骑手王勇将自己30平方米的“小家”收拾得整洁温馨,空调、无线网络等家电一应俱全,沙发上还卧着一只猫。他特意将房间改造成“上床下柜”的布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住得很舒适”。

去年,南湖街道与辖区企业合作盘活了一处闲置售楼部,将其装修后整体出租给饿了么,打造成了湖北省首个专为外卖骑手打造的智慧小哥公寓。

 

“小哥公寓4层楼共27间房,包括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3种房型,单人月租在1200元至350元不等。”风华天城社区党委书记吕慧介绍,公寓去年11月开放,目前入住67位小哥,实现满租。

“一楼公共区域常坐满闲聊的兄弟,三楼共享厨房飘着饭香,四楼洗衣房像回到了学生时代。”25岁的骑手张靖觉得,跟一般的公寓相比,这里更有人情味。今年暑假,他把妻子和4岁的儿子接到了自己租住的公寓单间,“这比从前独来独往的生活好多了,家人住得舒心,我跑单也安心”。

30岁的王勇是湖北宜昌人,5年前加入饿了么南湖站点,原本以为与城市很陌生的他,却在2022年被南湖街道党工委邀请坐上了“小哥恳谈会”的会议桌。

王勇提出,他日常管理150名专送骑手,站点却仅有30平方米,大家都希望能有个地方落脚。2个月后,在街道党工委的发动下,泛悦坊商圈业主方主动提出无偿提供120平方米的临街门面,全市首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江城蜂巢”就此建成开放。

让王勇没想到的是,当初会议上自己的选址意见落地成真,“泛悦坊商圈是我们跑单最多的地方,又在南湖的中心区域,很方便”。

冷可取暖、热可乘凉、停车充电,南湖街道还开辟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房子”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综合服务大厅、邻里文化广场等近7000平方米小哥服务阵地。

“这种感觉既新奇又温暖。”王勇说,从驿站到公寓,看着小哥进进出出,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忙碌的城市里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

在宁松社区康乐苑小区门口,一幅醒目的“骑手友好路线图”成为小哥配送途中的实用指南。

邓泽阳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进入这个小区时的窘境,“当时,没看清标识送错了地址,情急之下自己只好买下了那单”。后来有了这张路线图就不一样了,出入口、楼栋方位很清晰,原本高悬在楼房侧面的标识牌也被移到了大门正上方,“这个高度和视角,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很贴心,夜晚还是反光的”。

宁松社区是全市首个“骑手友好社区”。“经街道组织社区、物业、小哥等多方协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目前全街7个社区的28个小区允许小哥便捷出入,提高了送餐效率。”南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骑手友好社区”除为小哥指引方向,未来还将增设冰柜等物品。

“歇歇脚”的问题解决了,还要“暖暖心”,在南湖街道,越来越多的创新举措为新就业群体“撑腰”。在泛悦坊商圈,12家商户加入了“暖新”联盟,为小哥提供免费理发、口腔义诊、心理咨询、送清凉等服务。华锦社区幸福食堂小哥吃饭打七折,如果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顺带义务送餐,还能免费获得一餐。水域天际社区的知识讲座会邀请小哥参与,中央花园社区的暑期托管班上也有小哥子女的身影……

“许多骑手像我一样,并非本地人。但在这座城市,有人惦记着我们,让我们爱上了这座城市。”邓泽阳说,平常手上单子不忙时,他乐于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帮居民把重物送到家门口,参与社区为老年居民清洗空调滤网的活动,或是随时上报路上发现的安全隐患。

几天前,骑手宋成、王勇、张靖在返回站点途中救助了一位中暑的老人。王勇迅速从配送箱中取出藿香正气液为老人喂下。他所掌握的急救技能,源于街道在驿站组织开展的急救知识培训,他还专门考了红十字救护员证。

近年来,南湖街道招募新就业群体组建了“小区轻骑兵”、“同心先锋队”、小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综合应急救援志愿队和小哥普法志愿服务队等5支队伍,义务清扫、文明劝导、应急支援,常常一呼百应。

“我常常跟家人说,放心,我在南湖挺好的。”王勇说,在这里,大家感受到的不仅是有服务的暖,更有被尊重的暖、有前途的暖,自己不光是接受温暖,还要真心付出。

今年8月,获评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的王勇即将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在他带动下,11名小哥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未来我想在南湖买一套房,把家真正安在这里。”王勇说。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