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金都蓝湾社区所辖范围东起积玉桥后街,西沿临江大道,南与中山社区接壤,北到四马路,由“金都汉宫”和“蓝湾俊园”两个封闭物业型小区所组成。共有住宅楼27栋,社区实有户数2316户,常住人口5792人,辖区还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历史建筑物“武昌第一纱厂”旧址。
为盘活辖区资源,用“共同缔造”理念服务居民,金都蓝湾社区深入挖掘蓝湾俊园小区“百年钟楼”文化内涵,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方法为路径,切实引导小区居民成为“共同缔造”的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探索出“钟声唱响、幸福唱响”治理方法。
(一)“话治理”——三方联动聚合力 共同缔造强治理
▲ 社区召开治理议事会
社区组建“楼栋-小区-社区”三级议事平台。楼栋议事微平台根据“就近议事、就近活动”原则,反映身边事、协商矛盾事,梳理各项民生问题,形成“楼栋提案”,召开小区议事会形成统一思想并上交至社区议事会,社区牵头召集社区议事会商议表决形成“社区提案”并实行项目化管理,分步骤、分模块逐步推进,动员辖区社会组织、两新企业、居民“认领项目”,让居民参与项目的议事、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小区事务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二)“话心愿”——温情点亮微心愿 缔造和谐家园
▲ 青少年在社区“漂流书屋”阅读
社区通过微邻里、网格群等平台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充分发挥下沉单位的人才和职能优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供必要的人力、智力、财力扶持,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有机结合,推动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金都蓝湾社区利用下沉单位——湖北省广播电视局每年向社区捐赠的200本图书,建立了“漂流书屋”,召集辖区党员、居民志愿者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借阅事宜,“漂流书屋”以书为媒,向左邻右舍敞开,居民可以通过捐赠、书籍置换等形式,通过互换阅读分享快乐、传递文明。
(三)“话幸福”——勠力同心携手共建 奏响幸福交响曲
▲ 社区开展特色党课
▲ “智慧助老”手机课程教学
社区利用下沉单位优势特长,发展为民项目。创新特色音乐党史课突破传统党课形式,联合下沉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局在蓝湾俊园小区百年钟楼内开展专题音乐党史课,通过丰富的历史维度、生动的音乐表达、系统的党史提炼,让参与者沉浸在红色历史的乐声中,充分让党课“活”起来,走“深”又走“心”。支持武昌区大数据中心开展“智慧助老”项目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下沉单位-社区-社会组织”集体发力局面,助力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时代。
社区打造社区群干、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四社”联动的志愿服务体系,充分链接社会资源、整合辖区下沉党员、两新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将辖区405名下沉党员和619名志愿者,在原有服务团队及服务岗位的基础上,按照律师、医生、教师、媒体等职业特点,按照兴趣、特长分类管理,细化服务队伍,形成“资源清单”。深度挖掘社区内生力量,凝心聚力,让党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贯穿“共同缔造”全过程。
(一)“书香童韵 蕴育童心”
▲ 社区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科普活动
▲ 社区青少年开展长江大保护相关活动
社区以挖掘社区志愿者,整合下沉单位资源及下沉党员资源为主,以购买第三方社会组织服务为辅,凝聚辖区各方力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辖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确保“书香童韵”亲子课堂每周一次全年不间断开展。
(二)“老有所乐、耆乐无穷”
▲ 居民在社区舞蹈室跳舞
▲ 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写春联
为和谐邻里氛围,加强社区文化底蕴,辖区的老年人们在社区支持下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办乐享老年人互助公益课堂,教书法的、做手工制作的、教舞蹈的、教绘画的志愿者们纷纷加入,让老人们在艺术氛围中修养身心,安享幸福晚年生活,潜移默化中为老人补足“精神食粮”。
(三)幸福食堂、乐享“食光”
▲ 社区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通过前期辖区走访调研、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的需求清单搜集,在小区内建设幸福食堂,成为群众呼声最高的事项之一,居民下单提需求、辖区物业公司提供场地、区属企业出资经营……社区将在金都汉宫小区内开设“幸福食堂”,致力于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助餐”需求,服务于社区居民及周边商圈企业职工、新业态群体,共同缔造幸福食堂、乐享“食光”,打通老年人就餐服务“最后一米”。
下一步,金都蓝湾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以共同缔造为抓手,激发居民主体意识,激活居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引导居民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缔造美好、和谐、幸福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