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洪山宝塔不远的地方
还有一座武昌现存最早的石塔
它兴建于南宋时期
距今已经有700多年
相传在每年的夏至中午
塔身都不见影子
因而得名无影塔
不过一开始
它并不在现在的位置
而是在洪山的东头
当年(552-554年)
在那里有一座
兴建于南朝时期的晋安寺
到了隋文帝时期(601年)
改称兴福寺
直到南宋(1270年)
这座寺庙重建的时候
修起了这座俗称无影塔的宋兴福塔
到上世纪50年代
由于塔身出现倾裂
古建筑学家就把塔拆成砖块
标记好每一块砖的位置
再原样搭好
迁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
无影塔的须弥座上
是七级塔身
象征“七级浮屠”
高11.25米,塔身实心
整体看起来十分古朴、低调
檐下有石刻仿木斗拱
底层每面四组
其余各面为三组
腰檐挑角微微挑起
形态简约优美
尤其难得的是
无影塔塔身留下了确凿的年代印记
“住大洪山胜象兴福寺重修”
和“咸淳六年岁次庚午四月
佛日知事僧宗杰题”等字样
让这座塔成为武汉古建筑断代的标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