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妇代会」武昌代表风采录

2023-11-10 09:17   大成武昌  

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

近日

武汉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武昌区30余名妇女代表共赴巾帼盛会

让我们跟随这5位代表的步伐

倾听武昌巾帼故事

感受武昌巾帼力量

邓菲

邓菲,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病毒资源库主任,研究所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昌区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她长期从事国家战略生物种质资源及与人口健康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针对我国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疫源地,前瞻性开展微生物资源的发现和挖掘,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微生物资源的鉴定和病原学机制研究工作,钻研核心技术,取得一系列从“0”到“1”原创性研究成果。带领建设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病毒资源库,是国内唯一具备全套生物安全等级的国家级资源平台,微生物资源覆盖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开发潜力强,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核心竞争力提速赋能。曾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湖北省最美巾帼奋斗者” 等称号,入选“武汉黄鹤英才计划”。

马盈盈

马盈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盈盈教授积极响应国家航天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开展聚焦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遥感应用分析,其研究致力于推进国产自主研制卫星效能验证与大气数据产品的业务化生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专项各1项。马盈盈团队参与研制的微波辐射计为北京冬奥提供精确的温湿度廓线遥感观测数据,有力保障室外竞赛环境的预报准确度;针对我国目前在轨和即将发射的多个自主研制卫星载荷,提供探测效能验证和大气遥感数据产品的业务化生产服务,促进了我国国产卫星数据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葛钰

葛钰,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机动院工程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2020年,入职3年的26岁女工程师获颁劳动奖章新闻冲上微博热搜榜,获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全网阅读量突破5亿。作为国内首座自主设计采用上盖开发的“智能高铁医院——杭州艮山门动车运用所”、国内首条市域铁路“温州市域S1线”、国内首条悬挂式单轨“光谷生态大走廊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专线一期工程”等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葛钰致力于工程技术创新,实现国内动车运用所上盖开发零的突破,填补国内市域动车组、悬挂式单轨车辆安全运维空白,相关成果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5项,参编专著1本,发表论文2篇,以新时代巾帼女性的活力和朝气书写无悔青春。

雷凯红

雷凯红,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武珞路中学道德与法治高级教师。

她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形成的“三让”教学法在全国希望教育研讨会得到专家肯定。她善于用生动、新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化为报国行。她的网络学习案例入选中央电化馆,被教育部网络学习平台展出,作为第一范例向全国推广。多篇教学设计、案例、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课例曾获国家级、省市一等奖。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精心培养、指导数十名教师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多人获评各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被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妇联和家庭教育研究会等20余家单位聘请为授课专家,每年培训教师逾8000人,网络培训课程点击量破百万。

贺敏

贺敏,武汉育珂母婴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总监,湖北省婴童用品协会副会长,武汉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母婴分会会长。湖北省产业工匠人才、武汉市新时代巾帼英雄。

自2009年创办公司以来,贺敏专注母婴培训及服务15年,不断夯实专业技能基础,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家庭服务团队。先后带领行业同仁起草了行业地方标准“武汉市地方标准DB4201/T 643-2020家庭育婴服务质量规范”及“武汉市地方标准DB4201/T 642—2020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推动行业提档升级,让更多育婴人带着专业“绝活”服务广大家庭。贺敏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用勤劳的双手和爱心默默为客户打造美好生活空间,在家政这个朝阳产业中,一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她正以自己的大爱、拼搏的精神带领着姐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她们的人生价值。

王涯玲

王涯玲,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百瑞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武汉楷模,武汉市第十四次党代表、武昌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她扎根社区20载,2018年9月开始担任百瑞景社区书记,勇于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思路新方法,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凝聚和发挥“巾帼力量”参与社区、社会治理,探索实施“五心共建”,充分发挥党员核心引领作用,带动社区志愿者、居民骨干、草根领袖、社区能人等,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和网格精细化服务,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培育23支社区自组织,“点线面”发展模式迅速带动起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兴趣,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目前社区有1700多名志愿者,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社区完成从划桨手到掌舵人的身份转变。以服务居民家庭为宗旨,她总结出“1+3+4”模式:“1”即社区家庭服务中心;“3”即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三方协同;“4”即实施家庭美德培育工程、家长素质提升工程、“艺术妈咪”培训工程、扶助女性创业工程这四大工程。每年开展美文诵读、瑜伽、声乐、书画、摄影、手工制作等活动,以文化艺术熏陶好家风,以好家风涵养好社风,形成“邻里百瑞景,万户一家亲”生动局面。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