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武昌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对“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滨江地下环路、市七医院迁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项目和武汉长江天地(武昌湾地块)项目等现场进行了视察,着重了解滨江核心区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医院建设、滨江数创走廊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与会代表结合工作汇报和实地视察情况,对“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表示了充分肯定。
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二期项目主线全长约3.0km,单向三车道规模,首尾闭合形成环路,采用逆时针交通组织。项目建成后,将集中调配泊位资源、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改善区域环境、集约化利用现有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形成地下复合交通纽带。
市七医院迁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用地面积18939.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06万平方米,地下停车位645个,医院拟设床位600张。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武昌区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
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项目用地面积4.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2万平方米,建两栋超高层办公楼及商业裙房。项目建成后,T1塔楼将吸引阿里巴巴相关业务板块及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集工作、商业、生活、创业为一体的智慧产业集聚区,T2塔楼为阿里自用园区。
武汉长江天地(武昌湾地块)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拟建商业商务、高档住宅、学校、酒店等。项目对标领先全球的城市样本,将在保护和优化武昌造船厂原址丰富的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古城文化、工业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向世界展示武汉的窗口、助武汉走向世界的地标。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武昌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指标进展顺利,基本达到中期进度目标,经济运行整体呈现恢复有力、稳步向好态势,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创新动能持续培育,助推发展后劲不断蓄力。全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示范引领区,制定并发布黄鹤楼星空计划,规划布局“一谷一廊多带”数创空间,创新发展机制日益完善,创新主体作用逐步强化,创新赋能效应有效激发。
产业布局全面深化,支撑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全区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以总部经济为主要形态,以金融、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商业商务等为主导产业,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赛道的现代产业体系。
人居环境更加美化,助力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全区按照“人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区域发展布局不断深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用绣花功夫打造出空间适宜、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完善、治理高效的现代城市管理样本。
改革攻坚多点突破,加快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全区始终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积极在重要领域、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多点突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审批效能提升,不断优化惠企服务,拓展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动营商环境迈向更优。
绘就人民生活幸福底色,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区聚力发展社会事业,厚植为民情怀,夯实民生保障基础,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打造幸福美好生活示范引领区努力奋进,让市民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会治理加强建设,促进安全保障不断巩固。全区对标省、市规划要求,持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统筹推进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较好地完成了中期规划目标。
下一步,武昌区将抢抓低碳、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战略机遇,聚焦问题补短板,对标大湾区、长三角等先进地区,更加彻底地转变发展思路,更加科学统筹好当前与长远、投入与产出这两个关系,更加有效地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