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水陆社区“红色邻里会客厅”,一群街坊邻里们正在畅谈着小区方方面面的变化。“我们楼栋前那条坑坑洼洼的路面现在平平整整,走着也舒心多了”“原来长满青苔的地砖,现如今也换成了防滑地砖,再也不用担心老人们出行不便了”“充电停车棚调整了摄像头角度后,形成360°无死角监控区域,我们也更加安心将电动车停到里面了”。说起这一年来,水陆社区如何“旧貌换新颜”,大家都滔滔不绝。
紫阳街道水陆社区东临复兴路、南接保安街,西毗解放路,北靠水陆街,由水陆小区、兴安家园、华天明珠和馨都茗苑四个小区构成,辖区共有居民4868户、10035人。伴随着“五共”理念的深入践行,社区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提炼成“四步”走工作法,释放出积极的民生信号,探索邻里幸福着“陆”新路径。
强堡垒抓队伍,赋能聚力固根本。水陆社区依托网格职责,探索“组邻为里 精细网格”治理模式,按照20户左右居民的标准,探索在小区形成“网格长-楼栋长-邻里长”网格治理架构,吸纳辖区党员中心户、居住地报到党员、居民骨干担任55名楼栋长、226名邻里长,将“大网格”细分成“小邻里”,精细化开展邻里服务。同时,结合小区所有权多元化特点,社区通过支部主题党日现场招募、辖区共建单位自主推荐、社区网格群线上报名等方式积极招募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本硕博高校学生志愿者、专业技术领域下沉党员、退休党员干部、小区邻里长等人才资源,关注辖区党、政、社、企四路内生军,迅速“集结”了近50余名金融、医学、法律和教育等知识背景的“社区能人”,组建了“社区能人库”,充实“智囊团”力量。现在社区“智囊团”共计7个关联单位、5个智慧团队和320余名志愿者,并且还有更多的单位、组织和个人正在主动申请“入库”,社区的智囊团队越来越壮大。
利用“两单一同”(即“网格收单—社区派单—下沉协同”)模式,社区网格长通过每日“家访”收集居民“诉求订单”,再通过召开邻里议事会、警民恳谈会等,会上合理化派发“任务清单”,最后“接单”的下沉党员干部协同拟定解决方案并逐项落实到位。切实完成了公共服务关爱类“订单”22份、公共环境管理类“订单”16份、公共安全预防类“订单”37份,大大提高解民忧的反应速度。
▲“社区能人”(大学生志愿者)向小朋友讲述四大发明
▲“社区能人”(音乐老师)为小朋友进行音乐启蒙
完善居民共治,打造家门口的“议事厅”。今年6月,水陆社区将水陆小区39栋旁的老社区闲置空间进行全面升级,规划打造成居民家门口的“红色邻里会客厅”。邻里长解树芝师傅带领她的邻里调解员团队,让一楼小隔间不仅成了居民释放情绪的心灵驿站,更成为了邻里调解员“把脉问诊”的“心”阵地。因为房屋漏水问题而剑拔弩张的楼上楼下在“解婆婆调解室”里坐到了一起,原本针尖对麦芒的两家人经过解婆婆的耐心调解,终于解开了“烦心结”。解婆婆与两家人沟通后得知楼上夫妻都是癌症患者后,更是自掏腰包请来水电维修工上门维修,楼下漏水问题迎刃而解。“解婆婆调解室”自2023年年初组建以来,邻里调解员们始终秉承着“有理有据化纠纷 有法有情促和谐”的理念,化解各类邻里“疑难杂症”已有10余件。
▲居民在解婆婆调解室
建强阵地引领,划好开放共享的“同心圆”。除了居民共治的核心功能,为丰富居民日常生活,增强邻里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楼开放式空间着力打造党员学习、爱好分享、日常聚会的政治生活馆、多功能服务厅。在这里,小区居民通过“活动日历”预约自己期待的“耆幼学堂”“童享‘陆’营天地”“邻里议事会”以及“幸福季•积分兑换”等各类活动,目前参与预约居民1259人次,已预约活动场次36次;“众智拓片”的留言板上已有57位居民贴上了自己对社区公共空间建设、邻里矛盾调解、小区治理的“小妙方”。同时,社区还邀请了辖区老中青书法绘画爱好者参与社区标语和LOGO手绘设计,在大家的共同讨论设计下,已制定形成1个“邻里公约”固定黑板报和2期“邻里‘和’约”(文明和谐、居民和善、邻里和睦、环境和美、生活和乐)动态黑板报。
▲童享“陆”营天地 欢度暑期
▲邻里长们讨论邻里公约定稿
多方联动齐参与,凝心聚力抓落实。为建立一种更有效、更畅通的大众对话渠道,让居民充分表达意愿,发挥社区“智囊团”才智,水陆社区融入“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全新的民主议事方式,在2023年4月推出“超级街坊辩辨变”主题赛。赛前,网格长在社区网格群里发布每一期“我的小区我做主”主题内容,线上征集初步意见、整合议题及拟定方案,为下一步开展主题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引导辖区居民以支部主题党日、邻里议事会、社区网格群等方式报名参与,结合网格长线上征集的意见,每季度常态化开展主题赛活动,每场围绕居民最关心的1到2个“热点”辩题进行深入探讨,各抒己见以辩利弊,并邀请下沉单位、共建单位和辖区企业代表等进行现场症结疏导,最后确定解决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推动微治理落地生效。
▲“超级街坊辩辨变”主题赛现场
针对水陆小区“关于物业服务推广宣传和管理制度制定哪个更能有效推动老旧小区物业发展”辩题,来自水陆小区的6位居民“辩手”自组正、反两大阵营,就此问题开展主题赛,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烈辩论,据现场统计,作为“大众评委”的40名党员群众中,有52.5%的居民支持加强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宣传力度,47.5%的居民支持强化制度建立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结合“票选”结果,下沉单位代表从两方面分析后提出“服务+管理”同步进行的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可,最终,制定出“三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物业服务“大家访”、业委会督促物业制定详细的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案。“社区辩论议事让大家有了充分交流想法的机会,不仅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也促进了邻里间的相互宽容理解。”邻里长李师傅说道。
▲水陆小区文体广场新装2盏“智慧”路灯
通过常态化开展主题赛的方式,小区悄然发生了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水陆小区38栋便民服务点的僵尸车顺利“搬家”;水陆小区文体广场新装2盏可定时开关“智慧”路灯,即刻解决了周边居民因路灯常亮影响休息的困扰;在武昌区城管局工程维修队与紫阳街道公管办携手共管下,完成了老网红过早街水陆街的人行道破损修缮工作。
聚焦急难愁盼,做优服务促提升。水陆社区坚持以具体项目为依托,以居民房前屋后的小事为切入口,做实做细共同缔造微项目。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馨都茗苑小区“党建引领‘梯’升幸福”“微项目”。
今年4月馨都茗苑小区楼内投入使用已经近20年的“高龄”电梯故障频繁,安全隐患令人担忧。楼栋长田师傅立即向社区和物业反映,得知此事后,社区即刻召开党委会,将此事纳入社区“共同缔造微项目”,并成立专项小组。
▲社区网格员同物业管家、小区邻里长三人一组一同入户走访、征求居民更换电梯意见
社区网格员同物业管家、小区邻里长三人一组一同入户走访,在意见征集过程中,发现有部分业主提出如何保证电梯费用收取的公平性、确保电梯品牌选择的透明性问题上,物业公司和居民无法达成一致,导致电梯换新陷入困局,停滞不前。为找到破解问题途径,社区联合物业、业委会一起组织小区业主召开业主大会,多方合力共谋良策,最终定下电梯换新方案。然而高楼层和低楼层的业主对更换电梯的想法不一致,又成了新的问题,专项小组于是兵分两路,一方面安排邻里长、网格党员中心户及热心居民在电梯外张贴电梯使用隐患警示,在网格微信群进行安全出行教育宣传,一方面社区书记兼人大代表徐栩带领社区网格员、物业管家、小区格长一起挨家挨户敲门,上门了解情况。就这样整整忙前忙后跑了一个星期,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梯“顽疾”,真正做到居民归家“一键直达”。
▲馨都茗苑小区召开邻里客厅议事会评议电梯更换满意度
快走一步厘清问题,引导居民参与决策共谋;踏实一步确定任务,以实际问题破题铺开宣传推广;关键一步做实项目,调动下沉党员、人大代表、共建单位等群体参与共管,发起居民众筹项目资金,将项目治理与适合小区自身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度链接和融合。目前,水陆社区按照“三步走”项目运行模式,共计运营微项目18个,已完成12个,另有6个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
下一步,水陆社区将不断完善机制体系、创新治理举措,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力、着力环境营造力、提升资源供给力、激发居民向心力,持续将基层党建基因融入基层治理血脉,让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动能,绘出共同缔造画卷中最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