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昌的市井江湖,就藏在这座菜市场里

2023-09-04 16:12   大成武昌  

“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法,是去看它的菜市场。”

——陈晓卿

地处南北互通的交通要塞,有江河分割而成的三镇特色,历史悠久勾勒出的市井街巷,武汉本身就是一个烟火江湖,而属于武汉独有的市井江湖,则可以在武昌的菜场中窥得一二。

随着夜色的消退,城市的喧嚣在菜市场的吆喝中渐渐苏醒,走过六十余载的大成鲜生市场在街巷的晨光中焕发出丰富多彩的生机,商户们早已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忙碌。

地处武昌最繁华的闹市区,解放路与大成路交会处,大成鲜生经过岁月的沉淀,留下了最为质朴的坚守,烟火江湖从此揭开序幕。

大成鲜生的一天,要从一碗妥帖的早餐开始。

清晨的胃,被蒸笼里散发出的热气撩拨,也被油锅里的沸腾吸引。

再过一会儿,大成鲜生周边的早餐店就会排起长龙。

▲右图来源优良better

传了四代人的小秋水饺,现包现煮,原汤原味,拂晓的清晨,来一碗热烫的小秋水饺,撒一把新鲜的葱花,极致的熨帖。

也可以到丽华早点,简单来碗热干面,师傅自己掸的粗面,Q弹筋道,一人一套板凳,热火朝天就开吃,江湖气十足。

或者来两根油条、几个面窝和窝窝头,配上现榨奶白的豆浆。碳水带来的极致美味,无可比拟。

▲图源优良better

开了三十多年的王氏烧麦,皮薄馅多,软糯壮实,一口咬进去,满口都是香菇的鲜香和酱汁的可口。

如果你赶时间的话,也可以去对面的精武大包,打包几个包子,笑眯眯的老板会热情地帮你挑选刚出炉的、滚烫白胖的“大包”。老面和的包子,闻起来美味,吃起来鲜香。

菜市如人,都得有点个性。菜市场容纳的是真正的生活。懂生活的人,不会放过菜市场。

近日,街坊们都口口相传,大成鲜生市场的门头换新了。

大成鲜生仿佛是时光中前行的旅人,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风景。

大成鲜生菜市场无所不有,蔬菜、水果、水产、粮油、熟食面点、禽蛋类、肉类,应有尽有。

大成鲜生市场里的春笋会告诉你春天到了,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会提醒你夏天来了,张牙舞爪的螃蟹会催促你秋天应该多添衣,白白胖胖的大萝卜会提醒你冬天该喝点热乎乎的汤了。还有肥美的鲜鲍鱼、脆嫩的莲蓬、包甜的佛手瓜、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

早起的爹爹婆婆在摊位前里挑拣最新鲜的小白菜,熊婆婆说她已经在“飞仔”蔬菜买了二三十年菜了,几点来能买到新鲜的菜,了如指掌;李婆婆的菜自产自销,价格便宜品质好,熟人都来找她订货。

卖了三十年水果的阿姨将水果码得整整齐齐,看着红彤彤的苹果、嫩黄的梨、碧绿的西瓜,热热闹闹、挨挨挤挤,整个市场都明媚了起来。

“蔬菜大王”左运山,蔬菜品种丰富质量高,附近的单位都到他这里订菜。

“这蛮新鲜,都是刚到滴,nia放心。”卖水产的大哥笑呵呵地向顾客介绍着刚运来的“新鲜货”。

市场的“豆腐西施”经营豆制品,人美心善。

“阔以帮nia切片、切丝、切块,看nia要么样滴。”卖猪肉的大哥热情地为顾客服务。

生活的气息在菜市场中无处不在,它总是能够刺激我们的感官,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展现着大自然的馈赠,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丰富。

人来人往的街道,首先打招呼的是挂满手的塑料袋,“nia买了点莫斯撒?”

“豆角茄子,小白菜,回克简单炒两个菜”“今天的排骨蛮新鲜,搞点回去给外孙炖汤喝”。

自行车篓子里堆得满满当当,电瓶车车头挤满挂钩,生活嘛,就要有滋有味。

▲右图来源优良better

从菜市场旁边的巷口里进去,蜿蜒向前,两边是20世纪的老房子,交错着复杂的电线,高高低低的屋檐,陶家巷的前世今生徐徐展开,烟火气与年代感在这里相互交融。

经过全面的升级和改造,陶家巷已然焕然一新,街道宽敞明亮、商户热情周到,为这条街道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条街上的人,大多都上了年纪。佝偻着腰的婆婆,挑选着成色满意的西红柿,再颤巍巍地掏出手机,笨拙地扫着二维码。

这里的价格签都是纸壳子,用泡沫板写着特价,花花绿绿的蔬菜整齐地码在篮子里,静静地等待着中意的食客把它们带回家。

卖粮油土鸡蛋的大哥在门口静静地坐着,没有人声鼎沸的喧哗,更多是平静坚守,在每一个平凡朴实的日子里,努力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卖蓝莓的大爷和卖香瓜的奶奶,每天都在这里,热情地向来往的顾客介绍自己的水果,没有华丽的技巧,没有复杂的策略,只有最朴素的信任和最真挚的热情。

生活处处都是风景,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自有广阔的世界,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菜市场始终存在,它会在无形中抚慰每一位到访者。

如果你觉得心情不美丽,不妨来逛一逛菜市场,择一把人间烟火。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