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现场急救的“荒”与“慌”,他们让“第一目击者”成为“最早施救者”

2022-11-17 08:38   大成武昌  

地铁、机场、消防队,

社区、校园、养老院

……

他们活跃在武汉各类大型公共场所,

为驻守一线的工作人员

免费培训急救技能,

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术(CPR)、

一对一指导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

……

他们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

“健康中国2030”行动规划中,将“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列入主要指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国内“目击者施救”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直致力于推动急救技能的公益化、普及化。“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就像一颗颗蒲公英“种子”,将急救技能撒播向社会生根发芽,将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根植于社会大众,让更多突发意外事件的“第一目击者”,成为抢救生命的“最早施救者”。

“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人民医院、一院好人”的优秀医院文化中培育出的又一颗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硕果”。

2016年以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持续涌现出一大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英勇施救的“见义勇为好医生、好护士、好医学生”,形成一支弘扬社会正能量、彰显时代新风采的医务人员见义勇为英雄集体。该集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在飞机、高铁、地铁等公共场所见义勇为40余人(次),成功救治众多院外突发疾病患者的生命。他们的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报道300余次,阅读量超过20亿,相关成员获评国家级荣誉6项,并获评2021年度"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

医务人员屡屡见义勇为,催生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思考:如果事发现场没有医护人员,这些生命就得不到保障。可是我们无法保证每一个突发疾病的现场,都有医护人员。因此,倡导“目击者施救”,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急救技能,才是加强公共场所的应急救助能力、减少突发意外死亡、保障市民生命健康的首要之策。

针对更多公众、特别是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在遭遇院外急救时的窘境,2021年12月1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外公告,从即日起,接受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单位的集体报名,医院为驻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免费培训急救技能,尽可能培养更多能抢救生命的“第一目击者”。

2021年12月10日,“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正式组建,并对武汉钟家村地铁站的30名员工,开展急救技能现场培训,拉开了人民医院面向社会免费培训急救技能的“第一课”。截至目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已经服务了武汉市16家大型公共场所,培训700余人。

培训队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80名具有教学培训经验的护理骨干组成,共分为36支队伍,首义院区28队,光谷院区8队。每队由5名成员组成:1名领队、2名CPR培训师、2名AED培训师。采用两班轮替模式。每位成员均由急诊、心血管专家授课进行高质量培训,获得培训师资格证书,并经过认证授权进行公益急救技能培训。

“如何判断是否心跳骤停”“如果是脑出血发生的心跳骤停,可以按压吗?”“使用AED除颤时会把人电伤?”针对受培训人员的疑问,队员们通过自身工作经验分享、生动形象的举例以及针对性的操作示范演练,逐步提高受培训人员对徒手心肺复苏和AED的认知,打消他们面对除颤电击的恐惧心理。

培训队还引入了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据介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是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的关键。通过相应传感器实施监测和反馈按压过程相关参数,对心肺复苏质量进行及时“精准”评价,培训效果大大提升。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而言,若在4分钟内得到正确救治,其成活率可达30%-50%;如超过10分钟,脑细胞就会不可逆性坏死。而90%以上的猝死病例发生在医院以外,专业医护人员很难在“黄金4分钟”内到达患者身边。此时,“第一目击者”的及时施救就显得无比重要。

然而由于普通民众的急救知识极度缺乏,“院外急救无从下手”“徒手心肺复苏掌握不规范”“AED等救命设备不会用”……在中国,医院外猝死患者的生存率不到1%,远远低于发达社会近10%的平均水平。

“以往社区里的AED一直挂在墙上,我们不敢动也不会用。经过这次培训,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了。”武汉市武昌区起义门社区工作人员说。

“这场培训像一场‘及时雨’,太有意义了!这些即学即用的急救技能,让以后我们开展救援时,更有底气!”武汉市武昌区消防救援大队的30多名消防战士在参加了“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技能培训后,掌握了徒手心肺复苏、AED等应急救护基本知识与技能。他们纷纷表示,这种培训对开展消防救援工作大有裨益,也值得在其它领域推广普及。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队会定制不同的急救培训内容。在武汉市德威星悦幼儿园,“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队员们向31位老师讲解了徒手心肺复苏以及海姆立克手法的理论知识,针对烫伤、异物吸入、抽搐等儿童常见疾病,队员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开了快速、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专题培训。同时新增了“娃娃学急救”板块,30名大班小朋友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教学。这颗关于科学与公益的种子终会在这些大、小朋友心中生根发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