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南路街道星星社区东靠洪山体育馆,西至紫沙路省彩电中心,南至民主三巷,北靠公正路,管辖面积约0.5平方公里,辖有3个还建小区,1个单位福利房小区,1个村湾型小区,共有居民4000余户,6700余人,辖区共划分9个网格。社区党委下设5个小区(片区)党支部,现有居住地在册直管党员166人。
,时长00:38
星星社区群建星城小区属于还建小区,小区面积不大,住户却很多,居民文体活动空间极度缺乏,负一楼原本的规划是电动自行车停车场,但由于负一楼楼梯较陡,电动车出行不易,从而一直闲置。为此,居民将闲置的负一楼部分空间“变身”为居民文体活动空间,目前已摆放5张居民自筹的乒乓球桌,墙上张贴各种冠军球员照片,营造浓浓的运动氛围。活动空间的开放受到小区不少“球友”居民的好评。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积极与下沉单位、共建单位联系,计划联合打造活动项目更丰富多样的文体空间,现阶段与下沉单位省发改委沟通,后续将为该空间增设乒乓球桌、象棋桌、休闲桌椅等文体设施,以供居民进行健身锻炼、休闲等活动。
▲群建星城小区文体活动空间
▲居民们在文体活动空间打乒乓球
未来,社区还将链接更多资源,充分利用这个休闲健身“新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如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等,在活跃社区文化、陶冶居民情操的同时,助力居民文化生活高品质。
▲联合下沉单位省人社厅开展各项便民活动
▲便民理发、修伞服务
星星社区现有65岁以上老人900余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5人,社区依托老年服务机构开展系列敬老爱老服务活动,将磨刀、修伞、健康义诊等多项便民活动办到居民家门前,下沉单位省人社厅发挥资源优势,为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添砖加瓦”,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政策宣讲活动,专业人员现场为居民解答就业政策的相关问题,举办“人社技能便民服务进社区”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理发等服务。
▲开展中老年人手工花艺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方联动让更多力量融入社区,吸引更多骨干居民、党员一同参与社区服务,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未来,星星社区也将持续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切实让居民感受便利、贴心的一站式服务,满足老年群体日常需求。在元宵节、重阳节等节日来临之际开展多样化文娱活动,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要,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共同缔造和美社区。
▲“1+N”网格服务团队开展“敲门”行动
星星社区通过组建“1+N”网格服务团队,下沉单位、居民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开展“敲门”行动,走进特殊群体的家中,了解特殊群体需求,提醒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并对其家中风险点位及时提醒。
▲帮办代办暖心服务队的志愿者上门协助老人办理退休年审
社区成立帮办代办暖心服务队,为辖区特殊群体提供生活服务,如上门协助办理退休年审、医保费用缴纳、燃气卡充值等,让居民少跑路,让服务更贴心。
▲省人社厅领导走访结对特殊群众
星星社区下沉单位省发改委、省人社厅、区人资局与特殊群众结对,关爱再“加码”,通过定期联系、上门走访慰问等方式了解生活状况,解决实际困难,与结对居民建立良好关系。辖区肢体残疾居民计先生,因多次中风身体不便,无就业能力,缴纳社保也存在困难,结对单位省人社厅领导在了解情况后,及时与居民原工作单位联系,协助办理好了病退事宜,解决了一直困扰计先生的实际困难。
今后,星星社区将长期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行动,力求让每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党员群众心连心,共同缔造齐步走。下一步,星星社区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依托、志愿服务为补充,使邻里关心在日常,社区关注在平常,社会关爱在经常,织密“关爱网”,不断提升辖区社区居民添暖意、展温情,共同缔造和谐美好有爱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