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报道:办实事 解难题 促发展 武昌区以实干实绩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2023-12-12 17:27   大成武昌  

12月12日

《长江日报》报道

办实事 解难题 促发展

武昌区以实干实绩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

 “我已经做好了打几个月官司的准备,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补偿款。”近日,武昌区法院启动劳动争议调解前置程序,联合区总工会搭建劳动争议调解平台,仅用7个工作日便促成企业和当事人张先生达成调解协议。今年11月,该工作法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武昌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聚焦解决群众和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难题、优服务、促发展的自觉行动,让主题教育在“家门口”见实效。

12月6日,在长城汇楼宇“江城红领驿站”·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楼宇内的11个党支部正在开展“先锋讲堂”活动,由企业党员先锋结合职工关心的问题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楼宇内党组织打破行业壁垒、开展联学联建已经成为常态。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员的理论学习,武昌区在江城红领驿站、江城蜂巢、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等75个党建阵地设置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区,配备必读书目和相关学习材料。

通过“半小时课堂”“楼宇读书会”“先锋讲堂”等学习载体,开展联合学习活动,推动必读书目进“驿站”、学习资料上“云端”,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满足“三新”领域党员灵活化的学习需求。目前已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800余场,覆盖1.9万余人次。

武昌区坚持把“学思想”作为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注重分类施策、精细指导。全区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宣讲活动2000余场,把学习宣讲阵地延伸覆盖到企业、社区、校园、商圈楼宇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 社区“红色管家”宣传加装电梯工作

▲ 陈定方教授向居民详细讲解“台阶算法”

水运社区的楼房多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社区老年居民较多,居民加装电梯意愿强烈。加装电梯过程中,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让居民成主体,推广运用理工大退休教授陈定方首创的费用分摊“台阶算法”,引导小区能人组建电梯“加装智治会”,针对难题一起商量着办,在共谋共商中形成共识。目前,在理工大水运社区加装24部电梯的基础上,“台阶算法”已推动武昌区老旧小区加装469部电梯。

▲ 徐家棚街道油料所社区邀请区人大代表、物业公司、居民召开“幸福you你议事会”,共同商议小区加装电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昌区持续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推动解决养老、托育、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着力以民生“小切口”写好主题教育“大文章”。

全区领导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开展沉浸式调研,到小区入户走访,面对面搜集群众需求、共性问题和破解办法,在调研成果深化、转化上持续用力。针对老年食堂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在全区探索养老机构内设、单位食堂扩能、餐饮企业共建、社区助餐点拓面等四种模式扩面提质,助餐服务110余万人次;采取“政府投一点、居民交一点、企业让一点”的费用共摊模式,实施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改造,惠及居民9.4万余户等,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小事”,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昌区紧盯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在以学促干上下真功、求实效。立足辖区数字经济尚处起步阶段的实际,武昌区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难点问题项目,组建产业转型调研团,20余次深入数创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开展对策性调研;组织召开30余场数字经济论坛,听需问计、共话发展;赴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学习先进经验。聚焦问题全力攻坚,先后形成了实施“黄鹤楼星空”计划、打造滨江数创走廊、推进智算中心建设、围绕产业链招商等10余项优化举措,实行“一举措一方案、一时间表、一路线图”模式,强化调度推进。目前,武昌区数字经济核心相关企业达461家,数字经济集聚态势加速形成。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确保主题教育形成的长效机制立得住、落得实、行得远,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