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昌区白沙洲街道梅花苑社区西临右岸大道,北接鹦鹉洲大桥,东靠武金堤,南邻杨泗港大桥,长江岸线约1.5公里,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辖区居民3616户,划分为4个小区(片区),下设7个小区(片区)党支部,下沉单位2家。
梅花苑社区党委建强组织堡垒,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为目标,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运用“五共”工作法打造“五美”社区,即行为美、环境美、文化美、邻里美、生活美,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群策群力,共同协商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美丽梅花苑与我们共同缔造”的目标。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开展每日集中学、每月集中学和每日自学,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发党员群众干创事业热情。社区党委举办“清风润白沙廉洁聚民心”主题演讲比赛,邀请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评委,弘扬廉洁文化,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组织全体社区工作者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方式开展“梅花苑社区工作者技能提升练兵比武”活动,以练促学,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为民服务水平。
凝心筑牢根基,携手团结奋进。社区党委把“梅之香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大旗紧紧抓在手中,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进来,下沉党员干部、街道包点干部、退休党员、共建单位党员、两新党员纷纷加入,“党旗红”引领“志愿红”,大旗始终在各小区一线飘扬,让行为美在梅花苑随处可见。
“平安合伙人”微服务。梅花苑社区将辖区企业、小商铺门面、加油站、煤气站、木材厂等纳入“平安合伙人”伙伴,联合社区民警、网格员、“五五单元红”楼栋邻里长、“梅之香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为共建伙伴送去消防安全温馨提示。社区联合消防中队、社区律师组织辖区居民、企业门面等开展消防知识讲座、普法知识讲座、消防演练、消防安全巡查等活动,线上线下督促和提醒,共同缔造平安和谐社区。
闲置空地“变身”微改造。山河江景阁小区儿童公共设施薄弱,宝爸宝妈们常常为“遛娃”发愁。在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后,社区召集小区党支部、共建单位、下沉党员、居民代表、物业、幼儿园、志愿者共同商议,为“乐享童趣,幸福江景”活动建言献策,共同确定选址和项目方案。活动过程中,居民主动帮忙组建器材、刷漆,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小区闲置区域很快被打造成一个户外共享乐园,小区党支部、梅之韵艺术团山河舞蹈队、物业公司自发对共享乐园进行维护,组建管理团队,轮流管理,共同维护成果。共享乐园不仅补充了小区的休闲娱乐功能,还“变身”为小区网红打卡地,进一步盘活了“烟火气”,释放了“邻聚力”。
社区LOGO设计征集,凝聚共同精神力量。梅花苑里有梅花,“红梅精神”要传承。社区组织“社区logo我设计”活动,邀请居民积极参与,发挥居民智慧共同设计。最后,成功设计出大家都认同的社区LOGO——“美丽梅花苑与我们共同缔造”,形成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符号,进一步将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创新文化活动,以活动塑文化滋养精神。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党委牵头组建了“梅之韵艺术团”,60%以上是社区退休党员,被居民称为社区自己的红色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唱响党的二十大精神》三句半,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让小品、大合唱、广场舞等节目充实居民的文化生活,其中喜迎中秋·欢度国庆--美梅与共社区幸福生活文艺汇演获得了居民的点赞。
“五五单元红”服务居民美起来。社区为“五五单元红”楼栋邻里长颁发聘书,通过“五个一”工作法,即每周开展1次楼栋巡查工作、每周进行1次消防安全巡查、每周至少1次“幸福敲门”行动,每月上报1条居民意见或建议,每季度完成1次服务区域内群众的上门走访,发挥邻里长“信息员”“宣传员”“安全员”和“调解员”作用,形成“社区大网格,邻里小网格”运行体系,营造“美梅与共”邻里美和谐氛围。
“幸福敲门”关爱居民动起来。社区组建探访关爱服务小组,将网格员、下沉党员、实践锻炼干部、街道包点干部、辖区共建单位等对辖区困难人员进行N对1包保服务,走访了解困难家庭所需所想,发动组织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幸福敲门”活动,送物资、送关爱、送服务上门,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焕发居民幸福生活。武庆花园小区是老旧小区,小区1栋居民反映因房屋异形结构原因无法安装天然气,门口直通道路破损、坡度大,存在安全隐患。街道、社区高度重视,立即挨家挨户上门了解具体情况,并组织居民、人大代表、物业等多方力量共商共议,多次联系燃气公司共拟安装方案,由居民出资,和社区共同监督现场施工及收尾。街道、社区多次联系区城管局现场与居民共商道路维修方案,降低坡度,消除了居民出行安全隐患。
链接资源共同守护“一老一小”健康平安。社区党员岳传英带领辖区低龄老人组建“梅之爱”助老志愿服务队,由最开始的10人到如今50余人,由上门慰藉到如今的三助(助行、助餐、助医院),在辖区形成“爱的循环”。在常态化帮扶工作中,“梅之爱”志愿服务队了解到很多老人希望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网上挂号、购物等功能,在“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机制下,社区党委邀请下沉单元湖北省图书馆为辖区老人讲解智能手机使用方法,让老人体验“银龄E时代”的幸福感。
针对双职工和流动人口家庭托管难问题,以及关爱困境儿童和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问题,社区联合下沉单位、居民群众和志愿者开展共商共议。主动链接武汉理工大学资源,邀请学校大学生开设周末辅导托管班,为辖区孩子们带来廉洁、科普、京剧等形式多样的课程;同时链接省图书馆资源,组织辖区困境儿童、青少年参加音乐会演奏,到电影院观看爱国电影,让孩子们度过快乐有意义的儿童节;组织开展“以书润心·与梅同行”赠书促学活动,弘扬和学习梅花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下一步,梅花苑社区将持续优化“美丽梅花苑与我们共同缔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品牌,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由“一旁看”变为“一起干”,引导群众站C位,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共同建设幸福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