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锅社区成立于1953年,是一个有着7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旧改新建综合型社区,坐落于武商梦时代大型商圈核心地带,与千年宝通禅寺隔街相望,呈现出“老院子、新小区、大商圈”全新格局。辖区居民3700余户,占地面积0.4平方公里,共有3个居民小区,直管党员781名,下沉党员61名,下沉单位及辖区单位9家。
武锅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睦邻文化活动,营造老武锅“熟人”社区良好氛围,让新老居民尽快熟识的同时,挖掘出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热心社区事务的小区达人,归入网格能人库,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金豹子”应急卫士队
▲“啄木鸟”志愿服务队
▲“蓝精灵”e+联动队
一是组建“百灵鸟”红色宣教队,挖掘有特长的自管党员开展理论宣传等活动;二是组建“金豹子”应急卫士队,发挥下沉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区商务局,居住地下沉党员作用,做好应急处突工作;三是组建“啄木鸟”志愿服务队,发动党员居民骨干力量,共商治理难题,开展邻里关照服务;四是组建“小蜜蜂”网格敲门队,组织律师、心理咨询师、邻里长等开展敲门行动;五是组建“蓝精灵”e+联动队,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红色物业房屋维修相关工作。
无论是疫情防控、文明创建、院落改造,还是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构筑安全防线,5支队伍有效形成联动效应,发挥出重要作用,他们成为邻里守望的热心人、社区网格员的好帮手、小区治理的微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啄木鸟”志愿服务队起初只有20名队员,自7月24日起,“啄木鸟”们每天晚上7点至8点会拿着小喇叭在小区中巡逻,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及防诈宣传语,有问题及时向社区反馈。“夜巡”吸引了越来越多居民加入,截至目前队员已有近100人,小喇叭提示语也会结合居民意见进行调整,“啄木鸟”的红马甲在小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圆桌派
▲社区带领青年商家参观社区议事亭
▲公益联盟
社区通过开放空间会议、法律微讲堂、红色微党课、情景剧展示等特色活动,为志愿服务队伍赋能,并链接武商梦时代、亚贸商圈楼宇企业资源,组建“公益联盟”。
开展商户代表实地探访、“青年圆桌派”、健康义诊“大篷车”走进武商亚贸等特色活动,促进社区与商圈的双向奔赴,尝试采取公益积分兑换商圈消费减免机制,吸纳中青年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凝聚青春新力量,“助燃”小区微治理。
武锅社区推行五步议事法,一是组织网格三长收集居民诉求,“听居民说治理”;二是社区党委把握议事方向,“让居民议治理”;三是服务团队认领问题清单,“助居民促治理”;四是线上线下反馈解决情况,“向居民报成果”;五是接受多方监督评议,“邀居民评治理”。
在小区环境发生很大改变的同时,小区居民也发生很大改变,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得理不饶人的“裁判员”,变成了小区治理和社区发展的“主人公”。“五步议事”发动居民群众参与院落治理有了显著成效,吸引发动老院子近90%的居民群众参与议事协商,协调解决治理难题近百个。
▲社区召开议事会,打造特色楼栋
时代花园西区4栋共204户,是热心居民最多的“和美”楼栋。社区通过多次召开议事会,邀请专业广告公司与居民共商特色楼栋“金点子”,通过投票确认最佳方案。
在单元楼大门口设置“爱在邻里”氛围墙,让“和美”人设深入人心;在电梯正对面设置社区公示栏,让社区及警务室、物业对需要公示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楼道内设置温馨提示语等。针对高空抛物、电动车违规充电及文明养犬等一系列问题,共商解决方案。邻里长发动居民筹集资金,每户自愿出资10元作为清理墙面和后期维护的资金。在“爱在邻里”展示牌上墙时发现外墙漆脱落,影响整体效果,小区综合党委副书记冯英华立刻联系社区书画班的张绍祥老师,张老师自备外墙涂料对氛围墙进行修补并创作了一幅画,意在“邻里互助 情谊长存”。
▲社区书画班张绍祥老师自发对氛围墙进行修补
“五步议事”推动楼栋文化落地生根,不仅美化环境,文化味十足,也潜移默化地拉近了邻里关系,实现了楼栋“微治理”,让文明从楼栋开始,逐步扩展到小区、社区,用邻里情编织一个新的社交圈,让社区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家的延伸。
武锅74、75栋为两栋18层楼建筑,建筑施工时为74、75栋保留的出行通道是沿原有道路两侧打围形成,由于通道原本就窄,打围又占用了临街两侧房屋少量空间,通道仅有4米,导致居民出行难,作为唯一出行通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五方联动
今年年初,社区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社区与下沉单位、辖区单位、职能部门、居民代表“五方”共议治理难题。辖区单位武锅医院黄莺院长作为武昌区人大代表,助力道路扩宽项目落地,经协调后,武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滨江商务区管委会)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赴现场查看,并征询了社区、消防大队等部门意见,将此处通道进行拓宽。
拓宽工程于7月5日启动,于7月20日完工,拓宽后宽度达到6米。道路扩宽后,有社会车辆停放占用此通道。社区联系街道、武昌区交管大队、社区民警及20位居民代表实地查看,确定可行方案,间隔2米安装一个夜光隔离桩,保证安全出行。隔离桩安装前,74、75栋的支部书记带头维持通道秩序,并发动20余名居民志愿者轮流维持秩序。
▲辖区单位武昌区珞珈山小学学生代表参观科普馆,手工制作工艺品
▲“五老”科普宣教队
除解决治理难题外,武锅社区还挖掘职能部门资源,打造“大国重器”科普馆。科普馆位于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二楼,建设面积约150平方米,是在武昌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建设的赓续“老武锅”工匠精神的科普基地,也是武汉市首个以“大国重器”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场所。馆内按照科普知识区、科技互动体验区以及机械手工实践区分为三大展区,集科普性、互动性、趣味性和科技感于一体。
科普馆已于5月25日开馆,由平均年龄71岁的“五老”充当第一批讲解员,目前已开展5场活动。后期,社区将重点面向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科普教育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不断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切实打通科普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武锅社区党委将持续发挥“轴心”作用,利用回迁社区独有的熟人纽带关系,“瞄准”社区老党员、草根领袖、青年骨干等“社交达人”,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发挥他们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动员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推进共同缔造走深走实,共绘武锅治理“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