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路社区所辖区域以老武昌车辆厂宿舍为主,房屋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是个典型的老旧型小区,且无物业管理,宿舍内楼道灯没有专业团队维护,电费时有拖欠,导致陆续出现楼道灯大片“失明”现象。
居民向社区反映楼道灯不亮了,到了晚上摸黑上下楼,不仅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早出晚归,没有灯光照明,大家只能打手电或者摸黑上楼。”“还有摔倒受伤的危险。”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没有楼道灯给大家生活带来的不便。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秦臻路社区党委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共同进行破解。
楼道,不仅是居民上下楼的通道,也是邻里增进感情的纽带,更是社区服务居民的桥梁。社区迅速发动自管党员、下沉党员、居民骨干,成立了“秦快人”志愿者服务队,并分设8个红管家小分队,深入辖区楼栋,开展“亮灯”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居民解决照明问题,照亮居民回家的路。
▲党建引领聚合力,召开“心语堂”议事会
红管家小分队在仔细摸排后,秉着“集思广益有办法,集聚智慧有力量”立队宗旨,集体对亮灯工程方案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了采取引导居民“自我缴费、自我管理、自我受益”的自治管理办法。
说做就做,志愿者们分头行动,挨家挨户敲门沟通,说明原因并收取分摊的费用;对于不在家的住户,就通过查看户籍信息与户主联系。可事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毕竟以前都不用居民费心的事,现在却需要个人掏钱参与,虽然有红管家志愿队帮忙协助维修,但有些居民依然不情愿,于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志愿者找来自己相熟的邻里街坊帮忙登门做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志愿者杜师傅在收取陈婆婆家电费时,几次上门都没碰到人,打电话也没人接,于是晚上登门拜访,却因误会发生了争执,双方为此闹得不可开交,针对该情况,红管家召集整个楼层大家面对面沟通,解除误会,握手言和。陈婆婆还当场表示:她家儿子会电工,以后楼上楼下灯若坏了,小维修他包了。
小小的楼道搭建心与心的桥梁,大家从陌生走向熟悉,现在由居民自我缴费,自我管理,一起合力“亮灯”已经形成模式。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解决了150余个楼栋的楼道灯照明问题。当一盏盏灯重新点亮时,志愿者和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的笑容。
通过此次“亮灯”行动,社区党委认真分析并总结经验。其实 “亮灯”不难,难的是通过此事,让居民参与进来,发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同缔造精神。于是,社区党委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秦快人+N臻幸福”的工作模式。
► 通过“秦快人·平安生活臻幸福”,加强社区平安建设,打造平安无忧秦臻家。
► 通过“秦快人·洁净生活臻幸福”,整治社区环境卫生、乱堆乱放、下水堵塞等,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打造健康美丽秦臻家。
► 通过“秦快人·友爱生活臻幸福”,加强对辖区老年人、弱势群体的关爱关心,开展自管党员、下沉党员邻里关照、结对帮扶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打造友爱和谐秦臻家。
▲争做“秦”快人,劳动“臻”幸福
▲走进新南车,感受新时代
▲邻里齐运动,健康快乐行
▲社区建设,有你有我
长期以来,秦臻路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党员、居民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基层治理中,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各项力所能及的服务,切实发挥“大家”的力量,共同排忧解难,让居民更爱我家, 争做“秦”快人,实现“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