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 | 邻里客厅的“幸福密码”,“谈心”缔造美好生活

2023-09-25 15:02   大成武昌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起义门城楼下,紫阳湖畔边的复兴路社区占地面积约0.68平方公里,辖区有7个网格(其中实有网格6个,拆迁网格1个),居住有2500余户、居民4800余人。社区始终以党建引领为一条主线,做好社区治理中的组织体系、服务功能、团结奋进三大文章,以“家”为切入点,用真情纽带聚民心,通过邻里客厅议事会化解居民烦心事,充分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活力,发挥组织优势,合力铺就社区幸福路。

▲复兴路居民运动会

优化治理单元,党建引领服务。复兴路社区依托网格化治理,结合辖区院落多的特征,按照一个院落为片区、一个楼栋为单元格、一个单元邻里形成三级网格架构,将社区划分为首义路、复兴路和工程营三个片区,并根据居民结构类别,按原住户、常住户和租户三类人员进行精细网格。三个片区共选出3个网格长,24个楼栋长,87个邻里长,形成“网格长-楼栋长-邻里长”的三级网格治理架构,以三级网格架构和“三长”为媒将党组织的服务管理向下延伸到居民身边。与此同时,在“三长”的基础上,“自管党员+在职党员+下沉单位”三管齐下,引导湖北省总工会、武昌区总工会、中轻武设公司3个下沉单位的下沉党员以及168名居住地报到党员和330名直管党员等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工作,有效激活党员红色细胞,让下沉党员融入基层社区“百姓圈”,为居民排忧解难,通过实施共建实事项目,共同守护美好生活,以点带面,真正做到下沉党员“沉得下去”,“三张清单”共建项目“活得起来”。

▲邻里长赋能培训会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老旧社区,逐渐涌现出越来越多包括公共空间缺乏、公共服务存在设施老化的历史欠账、人口老龄化严重、缺乏物业管理等在内的难题。每家都有客厅,客厅就是家人们谈天说地共赏共议的温馨空间,复兴路社区党委聚焦客厅功能,做足“家”的文章,创新开设复兴路邻里客厅议事会,通过邀请各类型社区成员到邻里客厅坐客谈天,有效发挥民智,共同探索微治理、微规划、微改造工作路径,破解老旧小区治理中遇到的难题,提升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邻里客厅上居民分享小组讨论意见

邻里客厅,会客共商解难题。曾经电动车的电瓶被盗一直都是困扰王大妈和其他居民的烦心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社区邻里客厅以营造安全的居住环境为主题,组织群众参与开放空间的“打赢电动车保卫战”讨论活动,这一次的讨论会便是邻里客厅精彩绝伦的开场秀。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动,共有30位居民来到邻里客厅参加第一次的讨论会。会上,居民们提出了安装监控、对电动车棚进行封闭管理、号召自发组织志愿者排班进行巡逻等很多操作性很强的建议。根据邻里客厅议事会讨论的成果,社区立即行动,加强巡逻力量,白天组织志愿者和老党员进行巡逻,晚上组织在职党员巡逻,与居民的平时巡逻相互配合。与此同时,客厅邀请所有辖区单位党委、政协人大代表、下沉单位等相关人员,共同探讨被盗问题产生的根源,力求从源头上形成解决方案。经过多方讨论,最后决定由每个单位领一个片区,定期进行查看和巡查,与社区志愿者形成合力,共同守护社区秩序。通过辖区单位、政协人大代表们有效联动,全覆盖的防范体系构建成功,辖区电瓶车被盗事件大幅减少。“自从有了邻里客厅,我们的生活更安全了,我们的心也更暖和了。”

▲邻里客厅--打赢电动车保卫战活动合影

▲邻里客厅内居民分小组讨论

流动客厅,服务到家暖民心。“定师傅家里的废纸盒子又丢到我家窗户底下了”,复兴路社区工程营的网格员隔三岔五就会接到类似的居民投诉。据了解,定师傅家门口乱堆放问题已经存在多年,不仅占用公共区域影响小区整体环境,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居民对此颇有不满,网格员多次上门劝解,但不久后乱堆乱放现象又再次“返潮”。为彻底解决这个“顽疾”,社区打破空间的限制,将“邻里客厅”从固定的会议室搬到了居民的家门口、问题产生处,让居民能更方便地参与到议事活动中,共同出谋划策解难题。

“自从有了‘邻里客厅’,邻居之间的矛盾纠纷,有了一个平台,大家可以直接面对面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也可以听到其他人的看法,大家一同讨论解决办法,真的很方便,也很有成就感!”“还有啊,每次参加议事会活动,都是和邻居们的一次深入交流,参加了几次会,和邻居们之间关系更亲密了。”李女士表示。

从邻里客厅到流动客厅,复兴路社区突破时空限制,针对社区居民的需要,随时随地开放客厅议事。利用邻里长日巡视,楼栋长周问事、网格长月议事的常态化议事协商制度,及时了解居民群众诉求问题,对症下药、靶向解决。让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小区、楼栋、居民家中,推动形成全方位议事协商格局。

▲共建单位、居民代表共议小区改造项目

截至目前,复兴路社区已就停车难、老旧小区改造、邻里长赋能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5场大型邻里客厅活动,25场流动客厅议事会,累计有300余人次参与,有效解决了居民反映重点突出的问题数十个。从社区骨干、下沉党员,到共建单位、居民群众,社区阶段式推进和完善“邻里客厅”议事机制,正在计划引入公募基金,希望利用社会资本和公众捐赠,为社区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和社会支持,激发社区创新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并借以进一步织密社区共治网络,实现社区幸福生活的全覆盖。

▲暑期托管班结课仪式上,居民送锦旗感谢社区和下沉单位

整合辖区资源,共“童”开启成长梦。青少年暑期托管作为复兴路社区特色品牌项目,起初是社区义务帮助辖区双职工家庭解决暑期的“后顾之忧”,由社区为一些家庭提供基础的托管服务。五年间,社区党委不断链接资源,充分挖掘社会力量,托管班从一开始的以作业辅导为主,优化为特色活动课+作业辅导;特色课程设置以室内手工为主,升级为6大主题+科普研学+拓展实践相结合;师资力量从由社区志愿者为主,扩展到家长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专业课程老师+专业驻点托管老师。青少年托管服务由刚开始单纯的托管看管服务全面升级到课程+午餐+午休的“一站式”全包服务,成为武昌区第一家有午休服务的公益性托管班。在复兴路的暑期托管班里,青少年们完成暑期作业、体验国学课程、参加科普研学,安全快乐地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这种由社区主导、共建单位提供资源、社会组织助力、志愿者积极配合的共同参与模式,让居民们真正感受到了“公益”与“参与”的幸福感。

▲暑期班特色课程

做实“里子”工程,打造居民宜居空间。工程营小区以共建共享理念开展老旧小区全周期治理,通过群众为主体“自下而上”规划改造方案,将“通知式”改造转变为“参与式”。人大代表、街道、共建单位等助力杆线入地,“多方联动”改造施工,老旧小区电线规整、墙面粉刷、下水道改造、线槽提升、路面硬化五个项目一步到位;小区11栋楼房,26个单元楼道刷白,旧貌换新颜;工程营6号房屋屋顶翻新排隐患,共圆13户居民安居梦。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日渐丰富壮大,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建设,引导居民群众走出小家、融入社区大家。社区的一系列变化,都让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共享格局的“大舞台”。

▲改造前的工程营小区

▲改造后的工程营小区

▲单元楼道焕然一新

强化团队力量,激发治理活力。复兴路社区立足党群服务中心及辖区紫阳公园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模式,采取“党建·家+文艺团队+志愿者”的工作模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深入发掘社区“能人”、培养群众“带头人”,以打造特色文艺团队和各色志愿服务队伍为目标,引导党员积极带领居民参与到特色项目品牌创建中来,先后建立了“复兴护湖行者”、“邻里帮帮乐”、复兴之星合唱团、悦动生命舞蹈队、紫湖书声亲子阅读等10支小区邻里服务团队,打造出既有广泛群众基础又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化阵地。这些服务团队的成立不仅吸纳了一大批有想法、能做事的居民,还培养出了优秀的社区领队,这些领队也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骨干,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理念在阵地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紫湖书声亲子阅读

复兴路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制度作保障,以邻里为依靠,共同绘就“幸福”底色,共享幸福美好生活。下一步,社区将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在细微处见真功,在堵点源头求突破,用好用活“邻里客厅”议事平台,让居民在“客厅”里获得“幸福密码”,以“谈心”缔造美好生活,用“五共”联动“五社”,谱写基层社区更加和谐有序、更具生机与活力的“新篇章”。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