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昌区杨园街道四美塘社区位于美丽的四美塘湖畔,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含7个居民小区,住户4223户,7140人。近年来,四美塘社区以“加入我们,让社区更有温度”为宗旨,搭平台、建联盟、寻达人、联资源,深入践行“五共”理念,融四方之美,让更多居民群众、更多社会组织与社区融合在一起,共同缔造幸福四美塘。
今年初,才华茗苑四期4栋因为架空层违建问题,矛盾突出。社区党委积极介入,多次邀请居民代表和拆违事件相关人员、部门进行面对面座谈,认真听取居民诉求、详细讲述拆违依据,充分沟通拆违方案,今年6月,违建顺利拆除。
但拆除后的架空层公共空间应该如何利用?又一个难题摆在了社区和居民面前。
▲ 改造前
▲ 改造后
“家门口那块地方,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应该给它出出主意。”居民代表曹汉珍说道。为此,曹汉珍联合小区党员及热心居民成立了同心为民志愿小组。在社区和专业社会组织的指导下,志愿小组就架空层改造问题,多次召集“家长里短议事会”,与居民、物业公司等交换改造意见。经过多次协商,目前初步确定将架空层改造为“梧桐学院童趣拾光驿站”,项目由下沉单位出资立项,结合居民众筹,大家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童趣的活动空间。才华茗苑4期也重归往日和美模样。
▲ 食堂给老人打饭
每天下午5点,四美塘社区独居老人张必桃准时打开家门,从志愿者手中接过可口的晚饭。“今天的菜蛮好,千张结烧肉,肉末斩蛋,还有一个红烧冬瓜。”老人一边“盘点”菜品,一边感叹,“我今年88岁了,一个人住,感谢你们每天把饭菜送到家里,让我过上‘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而给老人提供饭菜的是今年在四美塘社区“美美与共”统战助力养老创新实践基地中开设的“同心幸福食堂”。
▲ 同心幸福食堂
2022年,社区发挥大党委的作用,争取了辖区农工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为代表的统战资源支持,成立了“美美与共”统战助力养老联盟。今年3月,在统战联盟成员的努力下,“同心幸福食堂”开张,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花15元就能吃上健康、可口的两荤两素,刷老年卡还可减免一定金额。截至目前,“同心幸福食堂”已累计为街道3000多名老人助餐5.4万人次,并延伸了外卖和团购服务,进入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不定期向辖区困难群体赠送爱心餐券,用舌尖上的幸福打通为老服务的“最后一米”。
▲ 统战助力养老
此外,联盟成员还充分发挥在医疗、文化、智慧养老等方面的优势,助力社区养老。社区书记冯玥介绍,养老联盟成立一年多以来,共募集助力资金约10万元,用于食堂建设,并开展物资捐赠活动1次、义诊6次、文化便民服务4场。2023年,“美美与共”统战助力养老联盟获得武汉市“同心汇”三星品牌项目。社区也曾作为武汉市人工智能养老试点社区,接受了国家、省、市民政部门领导多次调研指导,并被多家媒体报道。
▲ 社区管弦乐队
▲ 杨园街分校舞蹈教学
“周一模特走位、周二合唱、周三舞蹈……每天来这儿上课,精气神可足了!” 在武昌区社区教育学院杨园分校,吕梅菊笑着说。而在分校落地四美塘社区之初,学校只有剪纸、绘画、中国结、书法四个班。
冯玥介绍,从2019年开始,四美塘社区便系统挖掘、培育 “社区达人”,通过发挥达人影响、示范、带头作用,让达人成为“社区的凝固剂”,凝聚起居民共识,助力社区发展治理。借助分校落地这个契机,社区再次发动“达人”们,共创文化之美。
杨宝明是机务段宿舍的居民,擅长各种管乐演奏,是居民中小有名气的“演奏家”。校务团队第一时间跟他联系,邀请他到社区教育学院当老师,他欣然答应,成立了管乐班和民乐班,并且免费教学,通过开展音乐会、红歌会等活动,促进社区居民文化品位提升。
▲ 社区剪纸班成果
在四美塘社区,像杨宝明一样的社区达人比比皆是。从2019年的5名,发展成现在的40余名社区达人。不论是剪纸、手工、京剧,还是书画舞蹈等,达人们都不在话下。分校班级也从4个成长为现在的21个。2020年,武昌社区教育杨园街分校还获得了区级“最具潜力”分校的殊荣。
红歌会、民俗文化节、汉服秀、文艺汇演、书画展……在达人们的带领下,四美塘社区活动不断,热闹非凡。今年暑假,社区教育学校还开设了青少年课堂,孩子们学习了剪纸、书法、捏面人、合唱等课程,度过了开心而充实的暑假。
▲ 四美塘公园和社区共同开展树木认领亲子志愿服务活动
四美塘公园紧邻四美塘社区,是居民最喜爱的“后花园”。为了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社区积极联动下沉单位武汉市统计局、四美塘公园等,充分调动辖区生态文化资源,共创“15分钟滨江生态圈”。
经社区与四美塘公园充分协商,共同打造了“下沉党员之家”,开放老相机博物馆、湖心亭、法治长廊,将3个足球场,2片广场舞舞池、2条环湖健身路径、若干健身小广场提供给居民使用。社区能人也积极参与其中,开展了社区健步走、爱水护绿环湖行、认领树木大保护等多场公益生态活动,一起绘制家门口的“乐龄地图”,将社区周边的绿色驿站、运动健身等场所绘制上去,15分钟即可抵达。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昌江滩附近,四美塘铁路文创天地目前已部分完工,这里是绿皮火车车厢最多、铁轨最多的地方。曾经的铁轨成了路缘石,枕木变身公共座椅,未来还会有火车博物馆入驻,按照规划,这里将成为全国首家铁路主题文创天地,也会是四美塘社区居民的“精神加油站”。
▲ 穿越武昌古城1800年
四美塘社区紧紧围绕健全治理机制、推进养老服务、丰富文化生活、打造宜居环境四个方面,整合多方资源,赋予社区空间更多功能,让生活在这方热土的居民升起使命感,增强归属感,干出成就感,共融四方之美,共建幸福“和”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