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昌区南湖街道中央花园社区地处南湖花园城的正中央,占地面积0.21平方公里,北起瑞安街,南止建安街,东起平安路,西抵恒安路,总户数3010户,常住人口8670人,共分为6个网格,有社区工作人员12人,自管党员290人,下沉党员305人。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16项全国荣誉和100多项省市区荣誉。社区居民以高龄、高薪、高知群体为主,对生活环境和精神文化有着较高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小区基础设施老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2022年9月中央花园社区成为全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之一。社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以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整治为切入口,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五共”为实践路径。坚持群众主体,凝聚群众力量,引导居民群众决策“大家说”、发展“大家干”、建设“大家管”、效果“大家评”、成果“大家享”,议出“金点子”、用活“金钥匙”、蹚出“金路子”、落实“金标准”、结出“金果子”。努力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找准全社区意愿和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构建党员群众“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福”的典范小区。
▲居民手绘的我家小院地图
一是优化组织与体系。社区党委通过健全五级组织架构,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小区楼栋延伸覆盖。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把钱花到刀刃上,把项目建到群众的心坎上。二是转变思想与认识。社区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多种宣传方式,引导居民转变思想与认识。让他们不仅仅是参加社区的文体活动自娱自乐,而是将目光聚集到身边事,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共谋中来,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三是搭建平台与机制。社区广泛收集意见,将小区建设的话语权交由居民。通过整合搭建“邻里说”居民议事会平台,共同讨论社区事项,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了《中央花园社区基层议事协商工作指引》。像屋顶防水改造、外墙立面美化、散水沟修缮以及监控设施老化等问题,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议,年均开展各类议事协商会30余场,居民在不断的讨论与协商过程中,逐渐形成互信、达成共识,实现意见的融合。
▲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到“我家小院”浇水除草
一是党员示范引领。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小区里,经常都能看到佩戴红袖章巡逻的党员;到空巢老人家中送温暖的党员;到“我家小院”浇水除草的党员;为社区建设提供智力物力支持的党员,他们在社区治理和服务的舞台上扮演着多重角色,成为共同缔造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二是发动居民参与。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不起的居民”及“5545”机制作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针对小区部分高层老人上楼不便的问题,社区引导楼栋长运用“5个3”众筹法,成功加装3部电梯;针对儿童休闲娱乐场所地砖老化问题,社区发挥“四长”作用,广听民意,争取惠民资金对地面进行分区升级改造,使小游园成为孩子们安全的娱乐天地。三是整合多方资源。通过挖掘和培养在志愿服务、协商议事、公益创投比赛等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社区能人,建立社区治理人才资源储备库,增强了社会治理创新的人才力量。同时,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等重点项目,在争取上级部门资源的同时,发挥“1+N”网格员团队力量,调动辖区企业及社会组织力量,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组织搭台、党员唱戏、群众参与、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共同缔造的推进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居民监理师”看进展、管质量
一是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小区建设的重大项目,邀请懂行的“社区能人”担任“居民监理师”看进展、管质量,通过楼栋微信群、居民代表会等渠道向群众反馈真实情况;小区日常维护则通过建立党员分配包干制度,以党员中心户为支撑,联系周边群众共管绿地树木、公共设施,同时将共同缔造理念融入居民公约,通过公示栏等曝光违反规约行为,强化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二是深化积分管理机制。协商修订积分兑换标准和细则,将党员群众参与的协商议事、志愿服务、管理维护等与积分管理挂钩,丰富积分兑换激励措施,按“每参与志愿服务一小时积1分”计算,持续累计志愿者本人的服务积分,并通过不定期推出积分兑换活动,让“小积分”换出社区治理“大效能”,为“共同缔造”注入持久动力活力。三是志愿服务助力共管。社区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整合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团体、文艺团队、下沉党员、社区能人、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组建了五支目标清晰、层次分明、任务集中的社区“五心”志愿服务团队,多维度参与社区治理,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共同缔造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为“最美庭院”示范户颁发奖牌
一是能人培育不马虎。社区始终坚持党建育才,用好辖区“了不起的居民”人才资源生态,围绕发现“人”、凝聚“人”、用好“人”、幸福“人”,探索出“过程完备、立体开放”的全周期社区能人培养评选体系。全方位推动社区治理,壮大共同缔造第一资源。二是动态考评不含糊。社区以评选“最美庭院”示范户为抓手,引领广大居民努力营造绿色生态、整洁有序、美丽和谐的宜居环境。“最美庭院”实行动态考评,评选小组不定期对获得“最美庭院”称号的家庭进行抽查,如发现卫生情况退步且乱搭乱建不符合标准的,立即提醒或摘牌。使“最美庭院”评比成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加速剂”“助推器”。三是服务为谁谁评价。为解决物业服务质价不相符的问题,社区形成独具特色的“一诺双评三监督四联动”红色物业监督工作法。经过“共同缔造”的实践,让居民感受到参与评价的重要性与成就感。“红色物业监督”工作法先后荣获“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工作法”和“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
▲社区每月15号左右进行积分兑换活动
一是“公益生态圈”互动强。社区通过“乐淘淘公益集市”的打造,以“南湖·公益街”商圈联盟为依托,链接社区商户资源,不仅使志愿服务兑换种类更加多元,更通过挖掘社区慈善资源,不断充实社区基金,拉近了社区居民、志愿者与公益商户之间的距离,让“双向奔赴、共益美好”成为可能。二是“共享便民圈”服务优。街道社区与共建企业南国置业联合打造的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和武昌南湖党群服务中心两大共享阵地,聚集了人气,提升了商圈日活率,在切实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完善的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也全力在为红色商圈的运营商、商户、新就业群体以及居民群众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服务。三是“宜居幸福圈”有盼头。在社区多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小区已是旧貌换新颜,外墙漏水情况基本得到根治、空中乱牵的电线已不见踪影、雨水管道已更新疏通、单元门及楼道也修缮一新、监控及消防设施改造完工、大小凉亭全部翻新、“杂草荒坡”更是成为了居民家门口的“自然生态博物馆”和网红打卡地,社区的环境变美了,民心更齐了,幸福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中央花园社区从物业管理痛点、安防监控焦点、公共服务热点等多方面入手,遵循从居民身边的小事做起、与居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居民群众愿意积极参与三大基本原则,选取居民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重点项目,找准切入点,截至目前,已完成共同缔造重点项目20个,带领居民群众用“幸福家园,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回应着变“我和你”为“我们”的幸福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