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武昌司法在行动!

2023-09-08 17:46   大成武昌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武昌区司法局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区”目标,突出服务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结合司法行政职能任务实际,以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为主体,以深入开展立法问企、清规护企、执法暖企、律师助企、公证便企、公法利企、调解帮企、送法进企等“八大行动”为辐射,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市、区人大领导为昙华林社区立法联系点专家学者组、社情民意组成员代表颁发聘书

创新推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融合,探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和企业民意收集“直通车”双轮驱动,先后深入斗转科技园、珞珈创谷、V+合伙人大厦、海创云等企业园区开展立法调研,收集听取企业立法建议,做法被法治日报等官媒广泛刊载。

▲参加武昌区人大组织召开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会议

开展规文清理,优化制度供给,先后组织清理查阅文件14000余件,形成继续有效、失效、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清理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文件10余份,从源头上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联合区人大法制委组成第三方评查组对涉企执法案卷集中开展现场评查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先后对32家执法单位60余份涉企执法案卷进行评查,下发整改通知书20余份。今年以来,执法监督案件立案8件,均作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议书》,并向区纪委移送问题线索4个,行政执法监督经验在全市交流。拓宽复议渠道,开辟绿色通道,推动14条街道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全覆盖。

▲开展“惠企便民 律企同心”服务沙龙

探索推广律所“一所包一街”法律服务新模式,对110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起草、审查合同协议121份,参与规范性文件审查、论证68份,参与企业单位决策,提出法律意见建议72次,出具律师函1100份,为企业提供诉讼、仲裁法律服务164件。

▲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进中南路街百瑞景商圈开展公证咨询

在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常设公证席位,以企业和群众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的公证事项为重点,常态开展公证法律法规宣传,推出“绿色通道、现场办理、上门服务”等创新举措,打通公证便民“最后一公里”,实现公证服务质量、数量“双提升”。

▲武昌区司法局在斗转科技园举行法治惠企便民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设立武昌区法治惠企便民服务中心,先后进驻3大企业园区,在4条街道挂牌运行新就业群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编制发布《武昌区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明确9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深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60余场次。

▲武昌区司法局张矛、杨春香、鲁秀娟同志分别荣获2023年全市“金牌调解员”称号

强化区域联动,与11家省级商事调委会,31个涉企调解组织合作,做大做强涉企调解“朋友圈”。今年以来,共成功调处涉企矛盾纠纷700余件,调解成功率保持在100%,达成调解协议金额1500余万元。

▲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驶入斗转科技园,面向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题讲座

紧贴企业法治需求,集聚武昌法治资源,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联动辖区职能部门,开展“一站式”“订单式”“套餐式”法律服务。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全区普法成员单位,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300余场,先后为企业提供法治讲座、培训200余场。

企业的需求是我们的服务要求,企业的难点是我们服务的基点。下一步,武昌区司法行政系统将持续擦亮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品牌,深入开展“八大行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行稳致远,助力优化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