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地处武昌古城核心的中华路街道西城壕社区历史悠久,武胜门、得胜桥等历史痕迹均在辖区内,社区总面积0.27平方公里,现有居民户数2000余户、4600余人,社区人员呈现“三多一大”的特点。近年来,西城壕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为依托,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致力于建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并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为了营造友善、互助、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共同缔造美好家园,西城壕社区在辖区居民中广泛征集志愿者,发动组建“中华好邻居”志愿服务队,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组建起了以“老伙计”“得胜先锋”“壕小子”“陪读妈妈”为主力的多支志愿服务团队,200余名志愿者共同参与了社区治理:大家争当先锋骨干,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关注辖区流动群体,主动帮扶“陪读妈妈”;挖掘巷弄历史文化引领社区品牌;日夜间义务排班巡逻,减少安全隐患,为居民们的日常安全保驾护航……多支志愿服务队的创立实现了社区“居民带动居民、居民服务居民”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了居民的价值感和参与率,实现新老居民的文化融合,空间共居。
▲社区摄影大赛
▲摄影大赛参赛作品
依托居民对于“家门口的千年古轴”的强烈自豪感,西城壕社区还开展了摄影打卡、创意涂鸦等特色文化活动,用全新的文化体验聚集老街活力,引导居民走到海马巷、常平仓、得胜桥的街头巷尾,记录下武昌古城最初的模样,以“情”“景”为线索,汇成“壕壕影像集”,凝聚出属于西城壕特色的壕子巷弄文化,为古巷历史文化的新生献出群众力量。
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路径下,西城壕社区立足居民急难愁盼实际需求,融入共同缔造工作理念,发动居民群众、共建单位等力量齐参与,落地了一批惠及民生的实事项目,逐步补足基础设施的短板。
▲社区改造施工
▲居民为社区送来锦旗
楚材巷“多方联动”改造施工,人大代表、下沉单位助力电线规整、墙面粉刷、下水道改造、线槽提升、路面硬化五个项目一步到位;都景园实施停车场充电桩整治项目,打造后停车场面积超过800平方米,能同时提供100辆车停车充电,解决社区电动车“充电难、乱充电”的问题隐患;楚材小区13个单元雨阳棚顺利“上岗”;辛酉巷26号房屋重建变新居,共圆8户居民安居梦;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日渐丰富壮大,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建设,引导居民群众走出小家、融入社区大家……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的一系列实事成果,都使社区人居环境全面改善,让社区治理的“独角戏”,变成共享格局的“大舞台”。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今后,西城壕社区将持续在共同缔造的理论指导下,进一步联结多方合力,共同完善社区“五共”治理体系,共同打造西城壕人、物、情、景、治等特色名片,共同着力改善老旧小区环境,共同完善宜居小区建设,共同缔造辖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