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丨用浓浓“人·情·味”践行共治共享之“道”

2023-08-29 11:22   大成武昌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杨园街道电力新村社区原为铁四院家属院,建于20世纪50年代,辖区面积0.09平方公里,居民约4500人。尽管这是一个传统的老旧小区,部分居民楼建造时间已逾70年,但住在里面的很多老居民却不愿搬离,而将近一半人数的新居民也都说“这里散发着电力十足的人情味道”。

社区一直探索“情感之治”,把传统“家”文化同党建服务理念深度融合,将“家”的理念融入社区工作,激活“人情味道”指数效应,运用“美好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点燃居民自治共治的热情,挖掘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携手居民群众一起构筑幸福的家。

电力新村社区拥有1256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及幸福广场,立足这一公共服务平台和载体,社区通过创新志愿服务思路,采取“党建·家+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深入发掘社区群众人才、培养群众领袖,以打造各色志愿服务队伍为目标,引导党员积极带领居民参与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中,先后建立了“夕阳风采”艺术团、“红塔”先锋队、“宝妈”互助帮、“红色引领绿色共治”等9支志愿者服务团队,这些服务团队的成立不仅培养出社区优秀领队,也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区自治共治成为现实。

优秀多才的领军人“夕阳艺术团”团长张端英,1998年从原国棉六厂副厂长的位置退下来以后,经选举担任社区第一网格党支部书记,为了更好把党组织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和领导才干组建了“夕阳艺术团”。张书记每天都会带领一群充满热情的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各类宣传活动,她把党的政策、社区工作及民风民俗创作成大家喜闻乐见的“音乐快板”“音乐剧”“民俗表演”等文化形式,凝聚社区正能量。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居民加入社区自治共治的活动中,成为社区的宣传使者。

老党员的作用在社区里就像一盏灯,他们说话有人听,提议有人做,干事有人帮,还有丰富的资源引入,在社区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电力新村社区通过老党员带新党员、老居民带新居民的方式,让“老字辈”成为共同缔造幸福家园的“定海神针”。

情感是维系居民与社区关系最好的纽带。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电力新村社区大家秉承“亲如一家,共建和谐”的理念,邻里情浓得化不开,谁家有什么事情,会相互帮衬;遇到社区共同事,大家商量着来。

在社区倡导邻里关爱特殊困难家庭“帮帮邻”活动中,社区有54名独居、空巢老人被左邻右舍主动包保。“帮帮邻”的一位成员杨腊顺包保了一名失独老人杨木香,一天夜晚老人突发身体不适,她第一时间联系到邻居杨腊顺,杨腊顺赶到老人家中得知老人血压185的时候,及时地将老人的情况报告给社区,在社区的指引下护送老人到武昌医院救治,并等到社区书记与其做好交接才离开。

为促进社区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凝聚民心,电力新村社区党委创新构建“街坊党建”工作模式,每月定期举行“红色议事会”“家长里短议事会”“邻里长”例会等座谈活动,收集居民意见及建议,制定居民公约,组织动员街坊邻里参与小区治理,营造敢说敢管的正能量氛围,实现群众的事由群众自己做主,创新“邻里互助”新模式,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全面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电力新村社区是典型的老国宿舍型社区,国企退休职工和外来租户、购房者各占一半。电力新村社区党委对待原业主和外来租户一视同仁,不仅邀请租户参加社区举办的文艺活动、早教服务等,还鼓励租户参与社区议事,鼓励他们担任租户的调解员,积极参与楼道堆物、垃圾分类、邻里矛盾调解等工作,持续打造多元一体、协同共治的新局面。

热心快肠的“宝妈”互助帮志愿者余艳,目前是社区“水塔小屋”的一名专职早教志愿者,她既是早教项目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孩子参加早教后,性格由内向敏感变得开朗大方这一现实收获促使她甘愿成为一名家长志愿者,积极地协助社区专业早教老师开展主题活动。参加早教项目的很多家长都是外来租户,余燕在其中发掘了9名热心家长成立了“宝妈互助帮”团队,建立了轮流协助专教制度,让更多的家长感受到受助者-自助者-助人者的多重转变,享受到一份贴心的关爱,这些积极的互助活动让她们成为社区不可或缺的幸福使者。

社区治理从来不是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人的“独角戏”,只有形成多元化主体参与、争当社区治理“主人翁”氛围,才能推动基层自治模式自主运行起来。正是社区党委的有序引导和居民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实现了出租屋邻里之间的和谐,居民之间有了沟通合作的平台,推动社区自治。

电力新村社区正让“人情味”成为深化社区治理工作的有力抓手和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持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提升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度,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处的社区氛围,不断践行共治共享之“道”。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