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昌区紫阳街道梅隐寺社区号称武昌的“南大门”,常住居民3022户,6889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变迁,梅隐寺社区呈现出个体商户多、高龄老人多、流动人员多、老旧小区多、居民诉求多的“五多”状态,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多元化特点突出。为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度和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梅隐寺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梅好院落同心会”“梅美与共议事会”平台,建立由社区党委、各下沉单位、居民代表组成的红色联盟,打造功能聚合型红色阵地,探索出一条五红聚力共同缔造“梅”好生活的党建工作路径,给居民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党群的凝聚力,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集体生日会
共享书屋、党员议事厅、休闲大客厅、“红梅小屋”……在社区红色阵地,常常举办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群众享受便捷的服务,居民们有困难在这里一呼必应。变废为宝的“红梅小屋”仅仅只是梅隐寺社区发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一个小小缩影。
一直以来,梅隐寺社区坚持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以红色阵地为纽带,将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融合党群服务阵地、“五社联动”活动阵地、“两新”组织互动阵地,发挥社区综合文化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社区 “红梅赞、心服务”智慧平台作用,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天候、便捷、高效的政务及便民服务,复合型的红色阵地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成为居民和社区党委的纽带。红色阵地每天的活动精彩纷呈,有效拉近党群关系,增强“邻聚力”,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每逢周一下午,“梅好院落同心会”准时召开,秉承“小区的事大家办”原则,各个网格的居民们聚在这里共同研究协商网格内的烦心事、难办事。就在今年1月份,栅栏口片区居民通过“梅好院落同心会”协商解决了蔬菜大楼多年来摸黑上楼的烦心事,新安装的15盏太阳能照明灯温暖了蔬菜大楼居民的归家之路。
▲红梅先锋在红梅小屋收集居民意见
梅隐寺社区有多个老旧小区,均无物业管理,社区鼓励党员和居民骨干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干事管事、服务居民。南大门小区退休党员张天放经小区居民票选成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主任,当选小区自治带头人,划车位、安道闸、建车棚、改门房,小区里的可喜变化让居民们都无比欣喜,在张师傅的带动下,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小区自治。自此,第一批“红梅先锋”上线。
梅隐寺社区通过成立小区业委会,组建小区自管委,以“群众威望高、服务意识强”为原则,公开征集“红梅先锋”,对683小区、汉办小区、南大门小区、明伦公馆等小区实行小区院落自治,创建 “我的小区我做主”、“梅”好院落同心会作为小区居民协商议事自治平台,每月举办一次,将收集的意见梳理清单,逐条协商议事,商量治理举措,充分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小区居民通过出资出力出点子,参与小区发展共建。
▲红梅先锋表彰
梅隐寺社区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微改造,今后将采取更多惠民举措,提升居民生活环境,以小区“新颜”换居民“心暖”。按照“一楼一阵地、一院一特色”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因地制宜的老旧小区院落自治模式。打响“梅好院落自治联盟”品牌特色,院落自治联盟相较于院落自治,有了更为广泛的共享资源,有了更为高效的协作机制。无论是小区车位还是活动空间,不同小区的居民们可以共享其中资源,共同休闲娱乐,将友善的睦邻氛围从“内”向“外”扩散,带给小区居民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幸福”。在“红梅先锋”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党员、下沉党员、居民骨干加入红梅先锋队伍中,27名楼栋长、101名邻里长遍布社区各个院落楼栋,“红梅先锋”带头上阵,在居民中主动靠前做好服务,他们活跃在政策宣传、矛盾协调、治安巡逻、邻里关照等各个岗位上,成为“梅”好生活共同缔造的主力军。
▲红色联盟各单位召开梅美与共议事会
梅隐寺社区聚焦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和增进民生福祉,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群众排忧解难,释放基层治理效能,大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为社区党委、业委会、下沉单位、红梅先锋搭建了“梅美与共议事会”平台,建立了常态化议事机制,通过“项目培育+活动承载”的方式,着力解决居民事。
▲民情恳谈会
▲红色联盟为683小区修复了破损路面
2022年7月以来,梅隐寺社区依托“梅美与共议事会”平台,吸纳了6个辖区单位签订共建项目15个,累计开展共建活动12次,落实小区环境“微改造”等民生实事15件,惠及居民1200人。结合“下察解暖”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环境整治、治安维稳等各类活动82次,帮助解决居民问题82个。社区特别开设的“与您有约”延时预约服务,协调解决辖区环境问题投诉共35件,打通老旧小区消防通道3条,安装电动自行车停车棚2处,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一件件得以解决,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红心讲堂进游园宣讲
“各位伯伯阿姨新年好,卯兔跃来迎新年,二十大后谱新篇。如果要说2023年什么最让人期待!那必定要属我们梅隐寺社区的梅家山游园提升改造工程即将竣工!到时候,我们可以在家门口的健康房里岔着玩……”听到熟悉的汉腔,街坊们 “劲来了”听得格外地认真,时不时地要岔几句“什么时候建好了,让我们去过一下瘾呢?”
梅隐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驿站里,一场“汉味”十足的宣讲正开展着,紫阳街道宣讲员陈睿用“武汉话”宣讲的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用通俗幽默的语言面对面传递给群众,还从共同缔造促进社区基层治理的视角,用身边事例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观点新论断,可谓是特色十足,党群服务驿站里时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红心讲堂走进振兴之路红色展馆
自2018年宣讲工作开展以来,梅隐寺社区重点培育“红心讲堂”理论宣讲队伍,着力在打造品牌、形成特色上做文章,唱好宣讲歌,让党的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到网格楼栋里。梅隐寺社区红心讲堂深挖红色资源,邀请在职党员、社区党组织书记、下沉干部开展党的理论宣讲,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贯穿到社会的“毛细血管”,凝聚起党群连心谋发展的强大感召力。累计宣讲22场次,受教育党员群众达650余人次。
一说到“红领集市”的好处,武泰闸蔬菜大市场党员经营户陈春雷总滔滔不绝:“自从有了红领集市,我们这些小商户可以在‘梅美与共议事会’上发表看法,市场管理方做什么决定都是大家商量的结果,执行起来个个服气,现在大家都争着评文明、当先进,环境越来越好。”
梅隐寺辖区内有武泰闸蔬菜大市场、起义门生鲜大市场两大综合农贸市场,个体商户很多,为破解农贸市场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梅隐寺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市场”共促型治理模式,通过党群阵地整合、党员经营户示范带动、组织联建共建等措施,打造“红领集市”,高效管理农贸市场,让商户舒心、居民放心。
▲红领集市评选党员模范经营户
整合阵地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社区大党委发挥统筹作用,将“红领市场”建设纳入社区书记领航的党建特色项目,将祥和顺生鲜市场两新阵地、小区党群服务驿站、便民服务中心等功能集中的阵地进行整合,为商户居民提供阅读、休息等场所,把全方位的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武泰闸蔬菜大市场入口处设立党员示范岗,市场党员佩戴红袖章为居民提供咨询、休息、凉茶、药品、书刊报纸等服务。买菜累了的顾客可以歇歇脚,来打货的顾客能找到指引,公平秤的服务还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全面摸底党员经营户,组建红领先锋队。社区党委组织市场两新党组织党员、党员经营户、包联下沉党员,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诚信“三亮”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倡导公平秤行动、党员经营户挂牌、开展“党员模范经营户”评比活动等方式,持续激发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带动全体商户共建文明市场。同时,积极联合市场党组织、城管部门、下沉单位、两新组织等多方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以定期召开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等方式,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共商共建共享,联合开展经营秩序劝导、宣传公平秤等行动,为困难居民、独居老人送菜上门,让浓浓烟火味的市场充满暖暖的人情味。
梅隐寺社区以五红聚力共同缔造“梅”好生活党建项目为载体,坚持“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实施路径,围绕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力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形成了单位、企业、商户、两新党组织同频共振的良好工作格局。
下一步,梅隐寺社区将继续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办实事为切入点,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契机,广泛听取群众、商户意见,把他们关注度和期望值高的问题转化成共同缔造的实事项目,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结合社区特点,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市场融合共促的社区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