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项目擂台赛 | 武昌区优秀项目展示①

2023-08-01 09:33   大成武昌  

近期,武昌区将开展“共同缔造 你我共评”擂台赛项目评比活动,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展示14个街道选送的142个社区共同缔造成果。活动总共分5批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大成武昌将发起线上投票,邀请大家为最喜爱的社区项目点赞。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南路街道和珞珈山街道的优秀项目。

百瑞景社区

美好生活幸福瑞景,优质乐享共享书屋

百瑞景社区利用一期小区闲置长廊,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共享书屋”,先后召开11场共谋会,居民群众对设计方案、制度规划等进行深入探讨,募集建设资金七千元,招募志愿者五十余名,共同制定《书屋公约》,共建书香瑞景,进一步拓展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

中建社区

多方共建,破解用水难题

长华宿舍水泵设施老旧、水压不足,中建社区召开5场共谋会,多方共同商定方案,省水利厅认领实事项目,居民出资购买施工期间防暑降温物资。历时3个月,新泵房建成,新建1.2吨容量水箱,更换2台水泵,多方共同制定泵房管理制度和安全守则,居民自发认领水泵巡查员、安全员岗位,长华宿舍30年用水难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梅苑社区

“小区厅长见面会”,共享“幸福食堂”

“厅长见面”解难题,省应急厅厅长与梅苑社区居民座谈,了解需求,认领实事,拨款10万元用于建设幸福食堂;幸福食堂暖人心,食堂建成后坚持公益属性,还提供看书看报等服务,从舌尖的美味成为“暖心的陪伴”;长效机制促和谐,社区定期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让居民成为治理“合伙人”;拓宽幸福食堂“辐射半径”,把幸福食堂与助老服务相结合,建立骑手送餐上门、老人在家收餐、食堂回馈骑手的闭环机制。

下徐家湾社区

打造多功能小区党群服务驿站

因省建研院片区离社区较远,居民参加活动十分不便,社区以共驻共建为契机,借助省住建厅资源优势打造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社区召开多次共谋会,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合理规划驿站空间。现设立健康休息室、书画摄影室、健身活动室等多功能区,着力打造“服务在驿站、有事立刻办”的家门口“会客厅”,有效搭建“有事一起议、有难一起解”的家门口“议事堂”,让党群服务零距离。

静安社区

党建引领同心共治“同心巷”

静安社区民安巷经常出现车辆违停、墙面破损问题,居民投诉不断。静安社区召开党建联席会议,与省社科联、居民三方共议《共同缔造“同心巷”》项目计划书,用文化墙让巷子“焕新颜”。社区为解决巷内照明不足问题,在宣传栏上加上射灯,在照明的同时也为居民夜间学习提供条件,省社科联还为后续用电提供保障。

星海社区

普及全民健身,缔造幸福生活

2023年4月20日举办的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园区“悦”见春日,“犇”赴未来春季健康跑提供教练、裁判等技术性支持。链接湖北省社体之家优质教师资源,科学健身指导进社区活动,5月17日在星海社区成功开展,本次活动项目涵盖排舞、健身指导讲座,广场舞、太极、街舞、风筝制作等项目。

舒家街社区

多方联动排民忧,雨水倒灌全解决

舒家街社区凯乐花园小区三栋二单元居民反映雨天门口出现雨水倒灌,影响出行。前期商议的维修方案需要安装抽水泵造价高昂,今年3月6日针对此议案社区党委召开三方联动会讨论,3月7日社区邀请区水务局排水所到现场给出指导意见,3月21日晚再次召开三方联动会议,讨论施工方案,3月27日开始施工,4月2日施工完成。通过发挥区水务局排水所、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等多方联动合力,仅花费七千余元就解决了倒灌难题。

丁字桥社区

四方力量齐上阵,打造“神兽”游乐园

丁字桥社区通过业委会了解到多数居民想将小区原中央方台改造成儿童滑梯的诉求后,积极联系下沉单位省工商联,通过党建联席会商讨,省工商联提出与业委会共同出资修建,联合物业、居民一起监督滑滑梯的日常维护与使用。2023年5月,社区与下沉单位、业委会、物业签订四方协议,由社区与业委会共同监督,居民共同享有、共同维护。6月该项目正式完工。

宝通寺社区

“微循环”谱写共同缔造“协奏曲”

宝通寺社区洪山一巷省建行宿舍建成于1985年,2020年4月物业弃管,23年来,小区配套设施逐渐老化,车辆进出困难、排污管道梗阻、防盗门老旧、监控设备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社区党委组织自管党员、居民骨干召开居民议事会,将诉求“清单化”,结合“五步工作法”“党建+自治小组”模式,成功解决小区车辆进出难、下水道梗阻等问题。

武锅社区

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共同缔造和美武锅

武锅社区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在为居民群众提供更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同时通过“‘老街坊’志愿服务队”守望邻里互睦志愿服务,“家长里短”议事会助推社区共治,开展多场睦邻文化丰富居民生活,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广泛凝聚民心共识,拉近邻里情感,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心手相携共同缔造和美武锅。

星星社区

三方共谋齐出力,打造居民文体空间

星星社区群建星城小区居民文体活动空间紧张,小区负一楼原规划电动车停车场的空间因电动车不易驶入,故一直闲置。居民自发将该闲置空间改造成文体活动空间。现已摆放四张居民自筹的乒乓球桌,在使用中发现球桌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社区为此在“大党委”联席会上与下沉单位省发改委沟通协商,省发改委主动认领此项目,拟出资增设乒乓球桌、象棋桌等设施。2023年6月,社区已将该项目请示报告报送至省发改委。

傅家坡社区

三方联动共修缮,解决居民停车难

丁字桥路8号居民反映小区非机动车棚已使用了20余年,充电插座及车棚顶的木梁安全隐患突出。社区联合下沉单位省残联机关党委、小区党员群众多次共商共谋,省残联出资5万元,社区设计实施方案,党员干部群众负责监督,三方共同修缮新车棚。为车棚配建统一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安装高清摄像头、悬挂式灭火器等设备,解决了电动车充电难及“飞线”充电安全隐患等问题,居民的幸福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电力社区

共商共议心系民需,携手共建安全社区

2022年6月,电力社区二生活区居民反映小区面向小龟山路车行和人行道未设置门禁系统,车辆进入小区乱停放,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小区,导致小区居民生活和出行产生安全隐患。随后社区上报街道办事处,通过与中南电力设计院、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共同协商,最后由中南电力设计院出资9万余元,于2022年12月修建二生活区门禁系统,规范车辆和人员进出,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涂家岭社区

多彩文化“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为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文化娱乐需求,活跃辖区文化氛围,涂家岭社区下沉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涂家岭社区居民带来送春联、齐观影、优授课等多种文化惠民活动,有效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使基层群众充分共享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莲溪寺社区

打造居民文化广场,缔造群众美好生活

2022年6月中旬,莲溪寺社区党委联合湖北省纪委监委机关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决定为居民打造一处文化广场。6月24日结合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初步定点位、定方案;6月27日,确认文化广场最终施工方案、选址。6月30日施工方入场。8月18日文化广场改建完成投入使用,工程共耗资约35万元,广场完工后,社区及居民代表共同拟定《文化广场管理公约》,广场的建设、使用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新民主路社区

邻里“众筹”齐心管,携手打造共享空间

金沙苑小区现有的“共享空间”为原小区废弃泵房改造而来,2022年4月至6月间社区多次组织“三方联动”会议,最终业委会决定主动承担筹措室内改造装修资金的重担,物业公司则负责活动室的水、电费支出。部分业主也开始陆续将家中闲置的桌椅、书籍和棋牌无偿捐献,给“共享空间”日常共享使用。同年10月,社区积极联系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武昌社保不仅购置了电视、共享充电站和文娱器材,还在门口的空地上安装了户外羽毛球网、乒乓球台。11月中旬,改造一新的共享空间正式投入使用。

向阳社区

打造红色议事厅,打通党群最后一米

向阳社区联合省经信厅在张浩湾小区改造闲置用房,打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项目,建立红色议事厅,用于张浩湾小区居民协商议事,开展文化营造活动,通过在小区门口建立议事平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融洽党群关系。

省公安厅社区

三方共治良性机制,发动居民决策共谋

省公安厅社区于2022年8月召开居民议事会征集广大居民意见,会上居民提出急需一个可以休闲聊天的空间,建议社区修建休闲凉亭。社区及时上报省公安厅行政处,省厅行政处积极响应,将此项目纳入2022年规划。2022年8月施工单位进场施工,8月底完成。施工完成后,休闲凉亭对居民开放开展自管模式,发挥居民自治力量负责休闲凉亭日常卫生清洁工作。

晒湖社区

人大代表在社区,共同缔造惠民生

晒湖社区通过移动联络点发挥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桥梁”作用,代表在现场及时倾听民意,了解诉求,与居民共调研、共商议、共落实,形成了多方合力,高质量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协调解决小区高压线隐患问题。

洪山坊社区

共同缔造“书香+”助力幸福生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关于读书的重要性,洪山坊社区辖区下沉单位省外文书店多次深入社区,与社区一起走访居民,了解他们对读书的需求。充分发挥单位资源优势,为老年活动室改造了50平米的读书角,居民捐赠了多本读物,先后还组织了主题阅读活动,希望更多的居民参与到阅读中,满足了老年人精神需求。

何家垅社区

发动群众“观察哨”,协调共建解决“急难愁盼”

何家垅社区是中南路街道范围内,最集中最典型的纯居民老、破、旧社区。为了维护小区的安全稳定发展,社区通过发动党员群众“观察哨”及时发现收集居民房屋隐患问题,有效利用社区居住的“老建筑工人”的技术经验进行前期预判,社区全力协调破产改制企业支持,共同解决修缮安全隐患房屋20余间。近两年,社区党委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共建,协调破产国有企业兜底与承担,引导居民参与共同缔造平安家园。

小刘家湾社区

鼓励业主自筹参与电梯安全升级

中南龙庭小区电梯已经使用超过12年,为保障居民安全。根据维修基金实际情况,社区提前介入和业委会、居民代表研究电梯维修或更换的方案。通过居民共同参与问卷调查,最终按照居民的意愿采取电梯重大维修方案。在街道相关部门指导下,制定电梯重大维修资金筹集方案。

目前自筹金额已达70%以上,总金额61800元整。招标流程已完成,7月下旬业委会和电梯维修中标单位完成签约,进场施工。按照合同规约,整个电梯重大维修工程预计在60天完成,彻底解决居民出行安全问题。

石牌岭社区

家长里短话治理  共同缔造解蚊患

靠近岭地金居小区门口的休闲广场周围绿植繁茂,夏季晴热多雨湿度高,居民受蚊虫叮咬而困扰。社区发现此情况第一时间联系物业负责人处理杂草,社区安排卫生委员和网格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咨询有关专家,同时将此情况向下沉单位湖北省科技厅进行了反馈,邀请物业、业委会代表、居民代表一起召开了“家长里短”居民议事协商会。经下沉单位湖北省科技厅帮忙“牵线搭桥”,爱心单位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向社区捐赠了防蚊闸16套、太阳能灭蚊灯15盏。

长春社区

有事大家议,困难齐解决

湖北水院小区是单位宿舍区,有512户职工家庭,长春社区联合单位及所属物业、党员、居民骨干,依托“下沉党员之家”,共同创建了“小区居民议事厅”。

采取“有事大家议、有难社区牵头、多方共同解决”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为小区居民排忧解难。先后解决小区垃圾分类共同缔造及推广爱回收爱分类;设置充电桩;规范停车;爱绿护绿行动共同缔造美好小区环境等等问题,居民提出的问题解决后,小区居民对“议事厅”的信任度增加不少。

省军区社区

军民一家“同心圆”

省军区社区聚焦随军随队一老一小,解决军人后顾之忧,发挥辖区单位省军区、下沉单位、居住地党员、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5方力量共驻共建,共同开展“同谱和谐曲 共圆强军梦”等系列尊老活动和童伴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老年人和儿童业余生活,营造和谐快乐的社区氛围。

水生村社区

打造“水之翼”汇智厅

水生村社区汇集辖区单位水生所、下沉单位、社区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集线上直播、居民议事、科普实践为一体的多功能体验馆—“水之翼”汇智厅,为居民提供议事场地,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活动实践基地。

武大工学部社区

共同缔造·一米花园

为解决辖区房前屋后“私家菜园”环境治理痛点,着力打造景美人和的居住环境,武大工学部社区茶港小区充分链接下沉单位、辖区单位、社区物业等各方力量出资出力,建设花坛约80平米,菜地改造花园100平方米,更换路牙72平方米,种植花苗约1300株,让“私家菜园”摇身一变成为“一米花园”。

武大文理学部社区

“珞珈之家”志愿服务联盟

为积极应对银发浪潮,武大文理学部社区围绕辖区老年生活帮扶、休闲娱乐、价值满足三大需求,联合武汉大学学院党委成立“珞珈之家”志愿者联盟,吸纳教职工、学生、下沉党员等加入联盟。发动武大学院提供技术支持,设计“珞珈之家”小程序,居民点单,联盟成员接单,实现智慧养老,精准服务,志愿者联盟通过小程序累计服务辖区“五老”人群1000余人次。

东湖村社区

“小巷院士”基层治理品牌

东湖村社区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创新打造“小巷院士”品牌,吸纳辖区房东、商户、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团队、下沉党员等各领域代表,组建“小巷院士”团队,开展出租屋星级评定、机动车管理、电动车集中充电、环境美好等微治理,共同打造特色民俗文化街区。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