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南路街道中建社区原为中南建筑设计院的职工住宅区,社区居民多为院内退休职工及家属,且以老人居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2021年12月,社区从单位型向社会型转变,原本1个家属院落819户扩大到5个家属院落3064户,党员人数从4个支部增加到9个支部340名党员。过去由于“单位记忆”的影响,社区居民公共意识相对较弱、对社区归属认同感较低、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不强,如何转变居民固有观念,吸引其融入社区治理也成为社区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位于中南黄金T轴线上的中建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商务楼宇多、共建单位资源丰富、居民熟人圈的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探索“资源众筹模式”,用行动和成效激励感召多方热情参与,不断挖掘老街坊熟人圈的居民骨干力量,凝聚起共同缔造的强大合力,从“社区主导”到“群众当家”,让“公家事”成为“大家事”,实现社区从自治到共治的美丽蜕变。
▲保利文化广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招商共享中心揭牌
6月16日,运用“五共”工作法打造的保利文化广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招商共享中心正式揭牌,成为武汉市首个“党建+招商”,集党务、政务、商务、社务“四务”一体的楼宇综合服务阵地,设置有“学习达人”打卡区、洽谈会客区、多功能活动区、政务服务区、共享办公区等五大功能板块,配备有休闲区、会议室、学习强国学习小站等党建活动空间。在阵地建设中,湖北保利置业、信达资产、尚格会展、立信会计、泰康人寿等楼宇企业出资出智出力,生动践行“品质楼宇、共同缔造”理念。
▲保利文化广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招商共享中心
为更好促进社区服务和楼宇企业深度融合,今年以来社区先后召开3轮企业需求座谈会、20余场共谋共建会,开展百人“微马”打卡幸福“社”交圈、“思想的光芒”音乐党课、“保利学社”青少年暑期托管、“文润童心”作家进楼宇等共驻共建系列活动60余场次,通过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丰富“服务清单”、扩大“服务半径”、组建“服务队伍”,楼宇工作人员纷纷走出工作圈,主动融入社区服务圈,有效形成红色引领、企社联动、资源共享、协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聚力共绘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楼宇发展新未来。
▲百人“微马”打卡幸福“社”交圈
▲“保利学社”青少年暑期托管
▲“文润童心”作家进楼宇
▲社区与保利楼宇志愿者一同开展服务
▲讨论供水系统改造方案
中建社区长华宿舍因为没有经过自来水“三供一业”改造,这里的水泵设施老旧、噪音较大、水压不足,30年来,用水问题始终是居民的一块“心病”。了解情况后,社区党委及时召开社区大党委会议,链接下沉单位省水利厅资源,通过3次“厅”听心里话座谈、5场共谋共建会畅谈、20余次现场调研走访,下沉单位党员、社区居民代表、社区班子成员面对面交流,共同商定供水线路、泵房设计、改造施工等方案,并众筹7万元资金作为改造资金。
▲水泵改造现场专家与居民沟通
▲改造前的泵房
▲改造后的泵房
酷热难耐的7月是居民用水高峰期,改造过程中,不断出现水箱生锈、水泵压力不足、下水道堵塞、水箱浮球损坏堵塞、电线短路等突发问题,下沉单位积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安排技术人员对供水线路进行勘查设计;社区协调各方、不定期开展碰头会,通报项目实施进度、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共同商议解决之道;居民骨干力量纷纷涌现,自发组建水泵巡查员、操作员、安全员、保障员,维持现场施工秩序、监督项目实施进度、连夜协调解决突发状况、自筹资金给工人们买防暑降温的物资。历时3个月,新泵房落成,新建了1.2吨容量水箱、装修了操作间、更换了2台水泵,长华宿舍用水难问题圆满解决。
▲“厅”听心里话座谈会
▲社区大党委联席会
▲民情恳谈会
长华宿舍用水难题的解决也正是中建社区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惠民生的一个缩影。通过开展3次“厅”听心里话座谈会、10余场社区大党委联席会、10余场民情恳谈会,社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利用下沉单位资源,有效发动群众、社区、单位多方力量“一起干”,已推动危墙拆除重建、打造党员之家、电梯加装等5件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成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使居民“心愿清单”变为社区“实效清单”,使治理“成效指数”变为群众“幸福指数”。
▲“一根拐杖”服务
▲“一阵清风”服务
▲“一丝慰藉”服务
▲“一份健康”服务
▲“一片安心”服务
▲“一份援助”服务
中建社区老年群体较多,社区党委整合辖区单位、下沉单位资源,与4家单位签订“医养、康养、敬养”服务共建协议,为辖区老人提供“六个一”服务。即“一根拐杖”,为辖区100位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赠送拐杖;“一阵清风”,定期组织退休老党员开展清风廉政思想教育讲座;“一丝慰藉”,每年冬夏两季为困难老人送温暖;“一份健康”,为老人提供健康管家服务,只需一个电话,全天候在线问诊、免费挂号和陪护就医、药品代买送到家;“一片安心”,由辖区单位派出所、警务站一起组建的“叮咚敲门”小分队定期上门看望特殊老人,送灭火器、提醒用电用气安全、开展防诈骗讲座;“一份援助”,为老人提供24小时法律咨询、10分钟到场的法律援助,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管家式”法律服务。
▲“微团队”解决“微实事”
今年以来,中建社区共为368名社区高龄老人提供爱心助老服务,与辖区单位签订“微幸福”共建协议12份、组织下沉党员认领“微心愿”20个、解决“微实事”10件、依托志愿力量组建“微团队”15支,给居民信心、给居民帮助、给居民温暖,切实让居民们感受到党组织心系基层解难题的“热度”、从快解难暖民心的“速度”、各方参与的“温度”,努力打造可触可摸可感的“街坊党建”,携手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美丽画卷。
如今,“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理念已深植辖区居民心中,社区居民归属认同感、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正日益加强,居民骨干队伍正不断壮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增进群众感情、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方法,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载体、路径和方法。中建社区将继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决策、共同出力,与群众一起商量、一起干。以党建聚合力、以活动聚人心、以行动解民忧、以帮扶纾民困,以共同缔造为“金钥匙”,携手共建“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