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邻里互助”,共同缔造幸福黄鹤

2023-07-20 10:50   大成武昌  

自共同缔造工作开展以来,黄鹤楼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黄鹤楼下是我家,共同缔造靠大家”的理念,将65个网格细分为224个楼栋、街巷、院落,1047个“小邻里”,推动“网格长—楼栋长—邻里长”三级网格治理架构有效运转。“邻里长”作为联系群众最坚实可靠的邻里力量,在共同缔造“黄鹤楼下是我家”美好街区基层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协助社区开展工作,当好社情民意联络员、邻里纠纷调解员、邻里互助引导员、群众活动宣传员,让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治理最末端,让共同缔造实践于楼栋邻里间。邻里长牵头,组织群众在邻里单元内,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建设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良好社区治理环境。如今,有事就找“邻里长”,已逐渐成为黄鹤楼街道居民的新常态。

党建引领“邻里互助” 共同缔造幸福黄鹤。接下来,让我们从读书社区、花堤社区、彭刘杨路社区、西厂口社区“邻里长”参与“微治理”的先进案例中,听邻里守望的暖心故事,看共同缔造的治理成效。

01

“邻里长”收集“邻里意”

▲吴侠桂(右一)参加西厂口社区共同缔造活动

广泛收集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将居民的意见建议融入社区治理工作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必由之路,“邻里长”的加入为实现“零距离”收集社情民意注入新活力。

在西厂口社区第八网格有这样一位“邻里长”,她是社区的传声筒、是网格员的好助手、是邻居的好大姐,她就是吴侠桂。为更便捷、广泛地收集社情民意,她积极联系居民成立了“黄鹤小区1-2栋大家庭”微信群,呼吁居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反映,她会第一时间回复,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社区。不久前,就收到居民楼漏水的反馈,她及时上门了解情况,将居民需求、实际情况反映给社区,及时更换了落水管。依托吴侠桂这位社情民意联络员,社区做到了有变化及时掌握、有需求及时满足、有困难及时解决。

▲邹腊梅(右二)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彭刘杨路社区有一位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居民服务的老党员“邻里长”,她就是75岁的邹腊梅。自1998年退休后,一直在为社区及居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家眼里她是一位“百事通”,哪里路面破损,哪里下水网管老化,她都了如指掌。她总是能够及时掌握居民的困难及需求,随后迅速地向社区反馈情况,力求第一时间为居民排忧解难。

正是凭借他们与居民群众“零距离”的特点,才得以开辟社情民意收集的新路径。

02

“邻里长”化解“邻里困”

▲金文芳(左六)作为“黄鹤家人”代表参加授章仪式

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让辖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温暖,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聚焦并纾解居民的急难愁盼是必答题,“邻里长”化解“邻里困”是一份完美答案。

56岁的共产党员金文芳,是花堤社区第三网格紫阳之星小区业委会副主任,也是社区的“邻里长”,是社区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居民需求无小事,她一直致力于解民忧工作,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4月8日,极端天气导致小区外墙出现了脱落,严重威胁居民出行安全。她与小区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街道城管立即行动,开会研究外墙排危工作,从小区公共收益中支出5万元,聘请施工单位,组织“蜘蛛人”在高空对外墙松动空鼓处剥离、打胶,最终共清理水泥块近两吨,及时排除了水泥块脱落砸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隐患。

▲宋述萍(左二)动员辖区居民将闲置图书捐赠到黄鹤白云间共享书屋

读书社区“邻里长”、彩虹桥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宋述萍自退休以来,常爱为社区内外、邻居邻里操个“闲心”,熟识她的居民都亲切地称她“宋大姐”。去年12月,因为用药紧张,很多辖区老人表示买不到药,她就主动号召爱心居民慷慨解囊,将自家剩余药品投入“共享药箱”,缓解短期购药难的问题。听说读书院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家发烧咳嗽,急需药物,她第一时间和社区书记到老人家中,为其送去退烧药、止咳糖浆等应急药品,解决了老人大难题。

“邻里长”在化解“邻里困”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以他们的一言一行带动周围的人,营造居民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良好氛围,让“共同缔造”的理念深入人心。

03

“邻里长”密切“邻里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社区“邻里长”用爱心演绎平凡的感动,使邻里之情胜过了“远亲”,街坊邻居“亲如一家”。弘扬睦邻文化,建设和谐社区。

▲陈燕湘(右一)上门陪孤寡老人聊天解闷

读书社区“邻里长”陈燕湘用真心浇灌邻里之情,用爱心感动街坊四邻。城市花园2期有一位77岁的孤寡老人,陈燕湘作为“邻里长”十分了解老人的实际情况,因此经常去探望,陪她聊天、解闷。因此对老人来说,陈燕湘宛如亲密的家人一样,对他也是十分信任。近日,老人说自己因不能爬楼打算暂回老家休养,叫来陈师傅将自己家的钥匙交由他保管,让他平时有空的时候去帮自己的房子通通风。陈燕湘的一举一动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感动于心,因此老人的街坊四邻也在“邻里长”的带领下时常给予她关心、帮助。老人和邻居们聊天时常说:“我有困难时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很感谢有这样一位‘邻里长’,也很感谢有大家这么好的邻居。”

就是这样一位质朴的“邻里长”演绎着充盈“邻里情”的动人故事。正因为有这样的“邻里长”奉献爱心、传递温暖,才让老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邻里情”愈加浓烈,睦邻友好、邻里守望早已在黄鹤楼街道蔚然成风。

04

“邻里长”加强“邻里治”

社区治理好不好,居民最有发言权。黄鹤楼街道“邻里长”大力加强“邻里治”,精准施策、精细服务,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用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安静荣(右一)参加黄鹤楼街道志愿者主题活动

安静荣是彭刘杨社区“邻里长”、先锋党员巡逻队的一员。“大成美食创意市集”的问世就离不开“邻里长”的奔走。在一次日常巡逻时,她收集到商户们的这个建议,随即社区迅速请“邻里长”发动、组织辖区商户和居民代表开展“宣传出圈议事会”。“怎么搞出圈、搞什么优惠,优惠搞多少,都是居民和商户自己说了算!”经过多轮议事会,最终方案通过,才有了如今的热闹集市、和谐社区。

今年以来,彭刘杨路社区在“邻里长”的带头、推动作用下组织开展了10余场大大小小的“议事会”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宣教活动,使得居民行动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邻”心聚力建设和谐街区。

“邻里长”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加强“邻里治”参与感,提高了社区治理成效,实现了“邻”心聚力一家亲,社会治理一条心。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熟悉的脸庞,无一不在展现黄鹤楼街道“一街四区”治理格局下,“邻里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邻里互助”新模式,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收集“邻里意”、化解“邻里困”、密切“邻里情”、加强“邻里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幸福黄鹤楼街道,“邻里长”永远在路上。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