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他们,我们的灯光也亮了,车棚也安装了充电桩,又搞了个文化广场。大家都觉得方便了、安全了,幸福感越来越强,没想到我们老旧小区也能有这样的‘崭新面貌’!”
家住武昌区中南路街道莲溪寺社区的徐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不停地给湖北省纪委监委机关和社区点赞。
1
推行决策共谋
实现“居民说了算”
莲溪寺社区党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积极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群众沟通平台,通过召开居民恳谈会、入户走访、居民微信群、QQ群交流沟通等多种方式征集居民诉求。
自“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社区召开共驻共建联席会议5次,居民恳谈会3次,征求到居民最急难愁盼解决的问题4个。
▲6月9日,省纪委常委、机关党委书记汪小波同志带队到莲溪寺社区现场调研
省纪委监委机关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多次实地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在思想碰撞中凝聚群众共识,最终与社区党委商定增设技防设备、建设居民文化广场、安装电动车充电桩、社区主干道亮化工程等6个实事项目。
▲ 6月24日,省纪委监委机关集结施工单位定点位,定方案
推行决策共谋,深化“一线工作法”,让省纪委监委机关与社区党委、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摸清需求,察清民情,精准“把脉”,为精细化治理奠定良好基础。
2
坚持发展共建
唤醒主人翁意识
“路边的老式路灯灯光昏暗,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还勉强可以看得清。但是家里老头老娘都上了年纪,白天天气热懒得出门,晚上他俩想出门散散步、乘乘凉,我心里还是捏着一把汗,生怕他们看不清路,摔一跤,那几划不来哦!”家住莲溪寺社区涂家岭2村的张先生说道。
▲ 亮化工程前的路灯
▲ 亮化工程后的路灯
在居民恳谈会上,张先生主动出点子,希望社区党委能协调下沉单位帮忙解决主干道路灯更换的问题。
省纪委监委机关了解居民需求后快速响应,于6月24日到社区走访,带领施工单位定点位、定方案,6月26日,社区主干道亮化工程完成,更换路灯44盏并已全部投入使用。
“现在随便老头老娘晚上‘几么攒’出门散步我都不慌了,感谢社区和下沉单位,这办事效率杠杠的!”张先生赞不绝口。更换路灯后,在涂家岭2村巷子口,你经常可以看到坐在那吹晚风乘凉的老头老太太。
坚持发展共建,以居民为主体,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
3
做实建设共管
深化居民自治机制
“现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让我更有安全感了。而且还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桩,我以后充电就方便了!”家住莲溪寺第一综合片区的崔阿姨说道。
莲溪寺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以往社区不仅缺少安全技防设备,更别提充电桩了,存在“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为此居民盼望能进行升级改造。
▲ 电动车棚安装的“即电充”充电桩
省纪委监委机关将两个事项列入实事项目,7月1日,安装在莲溪寺第一综合片区的2处电动车充电桩已投入使用;7月13日,增设的30个摄像头正式投入使用,覆盖了所有背街小巷。
莲溪寺社区党委组建“1+N”网格员团队,“1”是社区网格员,“N”是N类义务网格员,包括下沉党员、居民骨干、直管党员等共计40人,开展常态化巡逻、志愿服务活动等,鼓励居民加强自治共管,共同维护改造成果,促进长效治理。
4
实行成果共享
营造良好精神风尚
“小广场修建后我们就有更舒适更方便的休闲娱乐场所了,既有凉亭可以遮风躲雨,又有文化长廊可以欣赏,还可以带吖看露天电影,而且就在我们楼下,一抬脚就到了!”家住莲溪寺社区的黄爹爹面露喜色说道。
6月24日,省纪委监委机关集结各施工单位结合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初步拟定居民文化广场的点位;6月27日,施工单位确认清居民文化广场最终施工方案;6月30日,施工方入场,预计8月10日完工。
▲ 6月27日,省纪委监委机关联合施工单位确认居民文化广场最终施工方案
修建居民文化广场是一件美美与共的实事,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平等自由的接受精神熏陶,营造清风正气、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自豪感。
▲ 施工中的居民文化广场
省纪委监委机关下沉中南路街道莲溪寺社区以来,既“身入”又“心至”,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持续聚焦居民关心问题,让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迎来了“崭新面貌”,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南路街道党工委自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截止目前,已征集梳理99个问题,完成59件民生实事。下一步,中南路街道党工委将持续推动实事项目落实落地,积极总结推广鲜活经验,做到“当下做”与“长久立”有机结合,将实践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