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童”伴,这个暑假精彩不打烊!

2022-11-12 10:13   大成武昌  


夏日炎炎,烈日当空。安全快乐过暑假是夏季的主题。武昌区中南路街道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各类理论+实践活动,花式暑期课堂精彩纷呈,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有温度、有深度、有趣味。


消防员花式展演进社区

近日,武锅社区时代花园小区内,正在上演一场由武昌区消防大队武珞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带来的“花式”消防车喷水救援展示,给23名参加武锅社区“我是小小消防员”暑期实践活动的孩子们带来突如其来的惊喜。

社区消防微讲堂,孩子们边玩边学其乐融融。来自武汉市妇联家庭教育大讲堂的郑欣宜老师,通过播放卡牌游戏动画的形式,讲述了火灾事故类型、常见消防器材、不同灭火方法等,让孩子们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动画片,一边把消防安全知识牢记心中。在讲解家庭常备灭火器材环节,孩子们抱着社区发的小型灭火器教学道具爱不释手,一个个有模有样地跟着郑老师学习如何使用消防灭火器。

精彩互动争抢答,争当消防小卫士。“油锅着火要用干粉灭火器。”“酒精燃烧不能浇水。”来到有奖问答时间,消防车玩具、儿童卡通口罩等丰富奖品唤起了孩子们的表现欲,结合讲座上学到的内容踊跃举手抢答。

消防装备我来试,我为消防叔叔点个赞。在实操演练环节,来自武珞路消防救援站的刘太席班长带领同班两位消防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实操演练,不仅向大家零距离展示了灭火器、水枪、电锯等消防器材实物,还现场示范了消防救援连体衣、灭火救援靴、防烟雾头盔面罩、氧气瓶等装备的穿戴方法。



孩子们还进行了火灾逃生演习,跟着领队的消防员,捂住口鼻、匍匐前进,有序撤离模拟“火场”。



从模拟“火场”出来,孩子们发现自己的面前停放着一辆真实存在的消防车,正兴致勃勃地打量着,一位消防员登上车辆,打开了车上配备的高压水枪,孩子们欢呼道:“哇,大水龙开始喷水啦!”。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和家长纷纷表示,活动不但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消防安全知识,还对消防装备和消防员的职业本身加深了了解,以后还要多来参加社区组织的类似活动。

感受荆楚文明

为追寻历史足迹,感受荆楚文明,坚定文化自信,近期,中南路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长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武昌区傅家坡小学组织该校五(4)中队的20多名青少年开展“传承中华文明,感受荆楚魅力”暑期夏令营参观学习活动。




在两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活动中,讲解员带领大家走进了《曾侯乙》、《楚国八百年》和《梁庄王珍藏一郑和时代的瑰宝》 等展厅。



参观结束后,孩子们被历史文物的制作精美,技艺精良而震撼,为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唏噓。通过参观文物让孩子们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感受灿烂悠久的荆楚文化,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青少年作为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本次参观学习活动也让孩子们更加坚定对中国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

近日,涂家岭社区组织37位居民到湖北省博物馆,开展一场“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亲子科普研学活动,图说湖北百年变化。

进入展厅,家长和小朋友立刻被一艘8米长的扎纸龙舟吸引视线。据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吴志坚老师介绍,端午民俗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北的西塞神舟会也因此享誉世界。这艘纸扎龙舟由湖北黄石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它和西塞神舟会上的龙舟造型是一样的,寓意送走瘟神,留下平安吉祥。”





随后大家在吴志坚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岁时节令、生产习俗、商业交通水利、人生礼仪、衣食居育、文艺娱乐六个展区,充满怀旧气息的数千张珍贵照片和民俗实物,将大家共同带入荆楚百年历史的记忆中,一起领略了荆楚历史风貌。



“老师,杀年猪的习俗我知道,过年和妈妈回老家有这个习俗”、“这个刺绣好漂亮”、“这个猪鼻子的剪纸太可爱了”、“你看,妈妈小时候就是这样插秧的”、“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乘凉的”参观的过程中,不断听到孩子们的惊呼声。家长龚春燕向孩子讲述了他们儿时的回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种子就在民俗参观的过程中悄悄地种在了小朋友心中。

省文联表示,展览旨在用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照典藏历史文物,见证历史发展、时代力量;用百姓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俗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筑牢夏季“防溺水”安全网

近期,丁字桥社区联合中南路街道社工站、武昌区华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盛夏童乐 安全‘童’行”安全科普主题教育活动,辖区20余组亲子家庭参加。



雄鹰应急救援队队长通过宣传讲解、模拟演练及互动游戏的方式,向参与活动的家长及孩子科普了如何有效防止溺水、火灾事件的发生,并以实际案例解析发生溺水、火灾该如何正确自救。

博雅社工在问答环节强化“溺水”安全知识学习,如遇溺水的人,如何开展施救。华仁社工指导青少年DIY自制小风扇,让孩子们在动手学习的过程中认识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李佳萱小朋友表示,今天的课程很难得,让我掌握很多实用的安全知识,如看到有人溺水,可以用衣服和矿泉水瓶制作简易的游泳工具,或将身边的树枝丢给溺水的人来救助。小朋友要去正规的游泳馆游泳,一定要有家长陪同,不要独自前往。


打开艺术之门绘健康生活

近期,宝通寺社区联合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心支公司,举办第十三届“新华保险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环卫工人子女专场(武汉赛区)比赛,中南路环卫站的10名环卫工人及其子女受邀参加。



比赛开始前,新华保险武汉中支志愿者对比赛流程和规则进行了讲解。比赛过程中,小朋友们围绕大赛主题“我们的健康生活”尽情创作,一个个小小年纪,却才艺不凡。

“红、黄、蓝、绿、黑、白”简单的六色水彩,在他们的笔下生机勃勃,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斑斓多姿的健康生活景象。充满稚气的小脸,一会儿仔细盯着画作思考,一会儿看看一旁的父母寻求建议,得到赞美和鼓励后,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比赛中。

本次书画比赛专场,旨在为环卫工人及其子女提供一个亲子互动的平台,缓解环卫家庭亲子教育压力,通过孩子和父母共同创作美好生活画作,在这个炎炎夏日,把清凉送进环卫工人的心里。此外,“新华保险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还为环卫工人子女开辟了“城市天使”专属通道,没有到场的环卫工人和子女,也可通过网络上传作品参加比赛。让“健康生活”的美好祝福专递到千家万户。


沉浸式教学让课程“活起来”

7月,梅苑社区联合木兰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暑假“共享阳光,快乐成长”科普教育课程活动,活动惠及辖区320名青少年。



据介绍,梅苑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科普教育课程为期4天,共16节课程,内容涵盖绘画手工科学科普、科技探索、应急救援,每节课邀请20名青少年参加。

“老师,这一步做得对不对?”“老师,你看我的花盆漂亮吗?”“老师,我的花盆怎么立不住?”绘画手工课上气氛热烈,志愿者老师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制作“花盆贺卡”,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面对一连串提问,老师通过讲解与演示、提问与回答、指导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让绘画课程真正“活起来”,增强科普教育的感染力。




课后,家长纷纷表示,非常感谢社区举办的惠民活动,通过这次青少年科普教育课程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孩子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又学习了相关课程知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暑假。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