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赏樱季到来,有着1800多年建城史的武昌城,文旅热度不断攀升。今天我们跟随一位古砖收藏家,解码藏在武昌古城墙砖上的历史。
这片拓印的宣纸被称为古代的“照相机”。清理表面、喷水、打湿、上墨、揭取。一张古砖的拓片,便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清水湿墨传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张亮:到了汉代以后有了纸张,通过这个传拓的方法把信息就可以很好地给取下来。
这些古砖,是张亮几十年来收集的心血,足足5000多块。龙纹、花草纹、武士像、仕女图……从三国、唐代到明清,一块块古砖上,浓缩着千百年来武昌城的历史变迁。
清水湿墨传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张亮:我们经常提的岳飞,他当时就实实在在地(在)武昌这个地方驻扎了有七年的时间,岳飞人生中最高光的这段时间,一个水军、一个作院,我们也能够从这个(古砖)上面得知,它的后勤部门的完备程度。
十多年来,张亮把几乎所有的心血都用在了寻找古砖上。从武昌到汉阳,再到汉口,各个建筑工地的渣土堆、泥土堆里都有他的身影。
清水湿墨传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张亮:经常在晚上的12点钟,跟这个工地上面的一些挖土机,跟着车到很远很远的郊区,成千上万辆车,我们就一点一点去翻这个渣土,找可能就是一个星期,甚至十天半月的,它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一个痕迹,我是一块都没有售卖,希望通过这些展览让更多的人去知道、了解到,可以触摸上面有温度的历史。
如今,在张亮的努力下,这些古砖有了更多呈现在大众眼前的机会,部分古砖搬进了武昌城史馆,向众人讲述着历史故事;部分古砖走进江汉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高校,学习拓印城砖技术的师生达5000多名。古砖系列文创产品,还走进了湖北省博物馆、江汉路步行街等地,成为“流量密码”。武汉千年历史的大门,正在向更多人打开。
武昌城史馆讲解员 刘柳:武昌城史馆本馆直至现在,展出了大概有十个多月,希望大家来了解我们的武昌城墙,了解武昌的底蕴深厚以及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