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楼以文聚心凝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7-25 16:57   大成武昌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2023年12月,黄鹤楼公园获评“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公园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绩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通过讲故事、做文创的方式,公园还在不断向海内外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千年文脉凝心聚力,为推动多民族地区与武汉的交往交流交融贡献力量。

黄鹤楼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是武汉的文化符号,公园里定期举办各种民族文化活动,搭建起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桥梁,增强了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去年4月,“相约黄鹤楼齐声颂中华——黄鹤楼公园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项目启动仪式”在黄鹤楼公园举办。

现场,土家族传统舞蹈《肉连响》,身着蒙古、藏族、汉族服饰带来的《少年中国说》等,各具特色的民族节目令游客大饱眼福。

立足自身资源和渠道优势,公园还策划了“爱我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项目,被湖北省民宗委确定为2023年省级“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试点项目。

此外,公园每年高频次承接民族地区来汉的各类研学、培训等活动,让黄鹤楼公园成为了民族团结的教育基地。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组织西藏生研学

武汉西藏中学研学黄鹤楼

华中科技大学民族新生研学

武汉市洪山区第一小学研学民族精神

<左右滑动查看>

1800余年的黄鹤楼,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诗楼,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南宋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曾在黄鹤楼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表达出报国之志和英雄情怀。

“诗仙”李白也在黄鹤楼写下诸多诗篇。在开元盛世,他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安史之乱时,他写“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通过当下的情感,表达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多年来,公园在挖掘名楼价值、传播名楼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繁荣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是荆楚大地展示强大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

当前,公园建立了黄鹤楼文创中心、黄鹤书社、鹤鹤仙茗店等文创平台6个,推出民族特色文创产品10余种。

以黄鹤楼公园为展示平台,湖北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文创类)联展已在这里开展了两届。今年,全省40多所高校的学生们创作了300余件优秀作品,其中民族特色文创设计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在黄鹤楼白云阁一楼展厅,陈列着本次文创展的优秀作品。梁杉的《锦色》 ,该设计灵感来源于非遗文化中的土家银锦,这一源自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交界地区土家族的传统手工艺瑰宝,不仅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生动例证。

李钰婷的《苗族蝴蝶纹文创产品设计》选取了苗绣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蝴蝶纹样,通过文创传播苗族文化。

这项极具意义的文创展,不仅是对文旅行业“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生动实践,更是民族特色展示和互动的创新典范,为公众提供了解和体验多元民族文化的机会,推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代表,黄鹤楼公园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文艺活动、公园文创等与民族工作结合,充分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深度打造了一系列民族类展演节目。

2022年,黄鹤楼公园文化演艺中心创编了《鹤舞长河》系列大型实景演出,让公园景点与艺术自然融合,游客身临其境体会到景之美、人之美、文化之美。

其中,重点推出了满族歌舞《清风弄墨》、蒙古族乐器演奏《鹤鸣九霄》以及《鹤舞》《精忠报国》等民族特色表演节目4个。

《清风弄墨》在鹅池演出,该节目取材于清代金德嘉的《黄鹤楼即事》,“花信正来梅落后,春光渐入柳丝深”、“仙子有时还弄笛,愿将幽感托清音”伴随着欢快的乐曲,演员们身穿美雅的清代仕女服,细腰漫步,翩翩起舞,展现黄鹤楼清雅绝尘,超凡脱俗的一面。

《鹤鸣九霄》在白云阁涌月台演出,该曲目以琴声模拟鹤的鸣叫,用节奏模仿鹤的舞姿,整个乐曲别开生面。

去年,《鹤舞长河》户外实景演出全年共演出2000余场,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投入演员数量达13000人次,后勤力量约8000人次,以高质量的演出为游客们带来独具黄鹤楼历史文化特色的美好体验。

宣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黄鹤楼公园正在着力打造“公园+”,推进“公园+文化”创新实践,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