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路过武汉长江大桥时发现,武昌段引桥两侧绿化带雪松换上了“新支撑”,脚下铺上了“新地毯”,不仅两侧雪松变美了,视野也更加通透,景观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67年风雨守护
雪松成大桥“迎客松”
一提到大桥,游客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桥头堡、汉阳门花园、黄鹤楼,但是在武汉人的印象中,守护在引桥两侧的雪松,承载着武汉人的历史记忆与情感。60多年来,这些雪松宛如长江大桥上的“迎客松”,与大桥形成浑然一体的靓丽景观。
雪松在大桥两侧“安家”以来,先后经历三次大修,2008年,市园林和林业局对35棵倾斜严重的雪松进行了支撑加固处理,2017年、2021年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分别对支撑进行了翻新和加固更新。
据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武昌段引桥两侧的雪松目前有49棵,近几年由于干旱、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树势明显衰弱,且树下植被多而杂,景观效果较差。考虑到此处位于黄鹤楼公园与长江大桥之间,来往车辆、游客较多,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雪松,同时给市民游客更好的绿化体验,制定并实施了长江大桥雪松复壮保护方案。
“一树一策”做整形
“新支撑”提升景观效果
今年4月,武昌区城管执法局根据已制定的雪松养护年历及“一树一策”方案,有针对地开展雪松修剪整形、支撑美化等工作。
“清理雪松绿化带内的杂草杂树,形成通透的林下空间,对雪松及可保留的樟树、栾树等乔木进行修剪整形。”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雪松整形养护,不仅对沿线雪松支撑缓冲垫片进行了更换,还对绿化带内进行了土壤改良。
绿化带土壤翻地改良后,结合雪松树穴松土工作施用根部肥料、药剂,防治根腐病及地下害虫,促进雪松复壮,同时在绿化带栽植约4000平米的麦冬,形成简洁美观的“绿地毯”效果。
目前武昌段引桥两侧雪松,装了支撑的有44棵。原有的雪松支撑为绿色钢管,造型简单。此次,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将原有支撑进行仿树皮美化,乍一看,就像是雪松的树干,美观大方,成为大桥雪松辅景之一。
虽然雪松树干粗壮,造型优美,但其属于浅根系树种,抗风能力弱,易倒伏,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对雪松开展有计划、持续性的养护措施,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增添靓色,促进武昌园林品质和形象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