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桃花三两只
紫阳水暖鸭先知
春风扶绿涟漪起
鱼翔浅底乐悠悠
▲绿头鸭在水中嬉戏
紫阳湖,根植于红色沃土之上,坐落在高楼林立之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武昌历史的长河之中。她就这样,安静地等待着,等待我们乘着记忆的帆船,去探寻她的前世今生。
紫阳湖,位于武昌区蛇山之南,东邻首义路,南至津水路,西接复兴路,北抵张之洞路。紫阳湖古称“滋阳湖”,相传湖内有墩随水消长,又名墩子湖。紫阳湖曾因荷盛名,相传每至盛夏,湖中遍是紫色荷花,朝霞与夕阳映照其上,瑰丽夺目。
▲落日晚霞映紫阳
宋代诗人陆游、黄庭坚均曾泛舟紫阳湖上,留下佳句“十里亭阁菱荷香”“凭栏十里芰荷香”。到明、清两代,紫阳湖更是声名远播,明代兵部尚书熊廷弼曾在紫阳湖畔修筑私家园林,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则于湖心设茶座、酒亭,常在此宴请宾客、题词吟赋。
▲掩映在青松翠柏中的张之洞事迹纪念馆
紫阳公园正门处有一霸王井,相传此井掘于明代,民间传说饮此井水力大无穷,故名霸王井。此井旧址在紫阳公园大门外侧,后扩建马路时古井被埋,仅存圆形石凿井口栏,移至公园大门内,井上还盖一亭,歇山顶、四翘角、琉璃瓦、方柱,亭内嵌石刻“霸王井”,为著名书法家黄亮题写。
▲坐落于紫阳公园内西北角的霸王井亭
千百年来,紫阳湖水不仅养育了一方民众,同时也蕴育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就在位于紫阳湖畔的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现湖北省总工会机关所在地)打响了第一枪。1912年10月10日,为纪念此次盛典及武昌革命军起义殊勋,在紫阳湖修建了“胜利亭”,亭中立汉白玉石碑,刻“民军起义国庆碑”。
▲与辛亥首义烈士祠隔路相望的胜利亭
20世纪50年代,以紫阳湖为主体的紫阳公园开始修建,公园整体从空中俯瞰形似明眸,宛如武昌古城的“生态之眼”。如今,紫阳湖水质已连续两年达到地表水Ⅲ类,也是首批武汉市“美丽河湖”之一。然而,她也曾有过一段暗淡时光。
上世纪末,随着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区人口的不断增长,紫阳湖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紫阳湖昔日飞鸟盘旋、碧波荡漾的美景不复存在,这枚生态之眼也慢慢失去了光彩。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十八大以来,武昌区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恢复了紫阳湖这一武昌古城“生态之眼”往日的生机。
▲碧波荡漾的紫阳湖
2015年,武昌区水务和湖泊局启动紫阳湖排水改造工程,控源截污,疏通紫阳湖周边地下生命线,紫阳湖外源污染问题得到了解决。
2018年,武昌区水务和湖泊局实施紫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湖泊底质,重构湖泊生态。紫阳湖逐渐恢复了自净能力,生机再现。
▲白云与“水下森林”交相辉映
2019年初,紫阳公园开启“大湖+”改造,将硬质驳岸改为生态驳岸,在湖心岛下埋自循环净化系统。经过改造,紫阳湖美出了新高度,成为武汉市民热衷打卡之处。
▲紫阳湖自循环净化系统
经过科学系统治理和精心维护,如今的紫阳湖,活力再现,现代美和历史美交相呼应。
▲紫阳湖(图源武昌区摄影家协会)
在这里,你可以春赏桃花夏赏荷,秋品菊黄冬望梅;在这里,你可以追忆紫阳湖的璀璨岁月,欣赏紫阳湖的水清岸绿,感受紫阳湖的春夏秋冬,品尽紫阳湖的秀美风光。
区水务和湖泊局也将对紫阳湖持续进行常态化、智能化、精细化管护,持续呵护紫阳湖勃勃生机。
在此,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们文明游湖、安全游湖,共同呵护紫阳湖这一古城“生态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