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站建造“C位”!武昌这个企业率先揭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

2024-04-15 15:38   大成武昌  

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词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武昌作为“五首之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先行探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新质生产力在武昌不仅要“落地”,还要“生根”,更要“结果”。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

向“新”而行,向“新”求“质”

4月9日,中南建筑设计院“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揭牌,梳理了该院具备发展潜力的67个小类新业务产品(服务)开展创新探索。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建筑工程领域创新性、突破性技术的发展,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培养出一批现实版的“造梦师”,他们用中南建筑设计院独创的“Giant AI”(建筑创意具现软件),以应用场景为主体,以标志性产品为抓手,推动中南建院前沿技术应用落地,推动建筑工程领域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突破,实现了“所想即所得”,为武昌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一键绘图”实现“凭空造物”

4月8日,在中南建筑设计院17楼数字建筑技术中心,建筑设计师吴振昊手握绘图笔,在电脑屏幕上勾勒线条,一幅美术馆手绘草图渐次成型。  

打开“Giant AI”软件平台,导入手绘草图后,再输入“现代风格、4K、玻璃幕墙、风景、树、群山环绕、天空、反射”等提示词,点击AI绘图,泡一杯咖啡时间,一幅达到投标级4K清晰度的建筑效果图诞生——一座四层“悬挑状”美术馆矗立于湖畔,碧水蓝天与葱茏草木交织,建筑外墙的落地玻璃窗倒映着湖光山色。 

“若对AI生成的效果图不满意,可随时修改草图或提示词,让AI瞄准目标区域‘点对点’精准渲染,直到满意为止。”吴振昊说。 

▲ 历史街区改造

目前,AI辅助设计已应用于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天门石家河遗址博物馆、陕西省政务和公安大数据中心等省内外多个项目。在“Giant AI”加持下,上述大型复杂场景渲染制图时长,由过去3至5天,缩短到4小时以内。

▲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

▲ 石家河遗址博物馆

“一键换肤”AI自学“荆楚风”

无论是风靡市面的“数字人”,还是网游虚拟角色,“一键换皮肤”都是标配的热门功能。在“Giant AI”加持下,建筑效果图也能“换皮肤”。

打开一张写字楼效果图,用笔刷工具将玻璃幕墙标红,随即弹出可供选择的“表皮库”,涵盖了全球最新最潮的幕墙范式,可一键替换、精准修改。

▲ “表皮库”

过去,针对投标必备的总平面图、户型平面图,设计师需用Photoshop等软件手动上色,有时几个人一天都涂不完。现在,“Giant AI”提供了自动上色功能,能在几分钟内,根据区块信息填充相应颜色,让黑白平面图瞬间五彩斑斓。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还正在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丰富数据库,让荆楚派建筑的设计风格、建筑材料、装饰元素融入AI基因。将“高台基、深出檐、美山墙、巧构造、精装饰、红黄黑”的荆楚派建筑特征,以数字、文本、图片等多种方式植入训练模型,让AI自学“荆楚风”。

▲ 总平面图、户型平面图“一键上色”

AI自主构建三维数字图纸不是梦

2022年,中南建筑设计院运用国内首个建筑工程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造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塔项目,打破建筑业千百年来传统,实现设计、施工不用一张纸质图纸。 

在PLM平台下,该院构建了各类“数字样房”,能像拼乐高积木一样,快速组装建筑“数字孪生体”。随着“数字样房”不断翻新,让“Giant AI”直接生成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数字孪生体”,自主构建三维数字图纸不是梦。

▲ 鄂州花湖机场BIM设计图

在中南建筑设计院“操刀”下,鄂州花湖机场成为中国首座全程深度运用BIM技术建设的“数字孪生”大型机场,实现近千万个构件编码、10亿多条信息点在“云端”集成。

武汉的春天已经透出夏的热度。各行各业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新兴产业竞相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孵化,新质生产力正在大步前行。放眼未来,“五首之区”的武昌将始终坚持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武昌智算中心、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等行业平台引导作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吸引更多数创企业集聚武昌,加速形成新兴产业形态,助推武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春潮涌动,向“新”而行!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