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湖北日报》报道: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
全省党员干部
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
积极深化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实践活动
其中武昌区徐家棚街道电梯加装工作
受到重点关注
↓↓↓
加装电梯,是老旧小区改造绕不开的话题。
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道油料所社区武汉理工大学友谊小区(简称“友谊小区”),老年人比较多。多年来,该社区一直在探索推进电梯加装工作,努力让居民生活更方便。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汉市持续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积极领办并推动解决养老托育难、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友谊小区有47个单元楼,除因房屋结构暂不能加装的6个单元外,我们推动其他41个单元加装电梯,目前已有16部电梯投入使用。”12月23日,油料所社区党委书记郑敏娟说。
01
多方联动推进电梯加装工作
早在2018年,友谊小区就开始启动电梯加装工作。
“对老年人来说,没有电梯真的不方便。楼上过百岁的爹爹婆婆,上下楼都要人抬,家里没人的时候想下楼走走都不行。”居民贾震海说。
贾震海是退休老党员,一直活跃在小区里面,帮助处理小区事务。在推进电梯加装工作中,他积极参与其中,收集居民意见、反馈社区答复。
他的搭档孟庆繁家住1楼,也主动请缨成为加装电梯工作的牵头人,给居民做思想工作,还四处奔走办手续、交材料。
“装电梯是为大家好的事,我要带头支持。”他说。
通过多次走访交流,小区电梯加装工作推进缓慢的原因逐渐清晰——
首先是居民这一关。反对者认为,加装电梯会造成挡光、噪音等问题,还有不少低楼层住户认为用不上电梯,也反对加装。
其次,电梯建设、后续维护管理等费用如何分摊,也是居民争议的焦点,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并非专业人士,在电梯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反映强烈、期盼强烈的重点民生领域,在省级层面统筹实施十大类民生实事项目。市、县、乡各级领导干部也积极主动领办民生问题,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浓浓暖意。
武昌区有关部门与徐家棚街道就将友谊小区电梯加装问题纳入重点民生事项,决心一一打通其中的难点堵点。
区、街道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走家入户问需求,对电梯加装全过程中遇到的规划施工可行性分析和水电气管道迁移、树木移栽等问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采用新材料、新模式修建电梯,采用全钢化玻璃修建电梯井道,解决居民担心的挡光等问题。
武昌区房管局将电梯综合验收作为难点工作重点突破,制定《武昌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验收和申请财政补贴工作流程》,协调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公司,精简验收流程,压缩验收费用,切实减轻居民负担。
02
在主题教育中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 友谊小区内已完成加装的电梯
走进友谊小区,来到一户6楼居民家中。
电梯是双开门设计,居民刷卡上楼,电梯里贴着居民共同商议制定的安全注意事项。
电梯到了6楼,门开了,两侧是住户,每家都有一个新建的入户连廊,可以实现电梯直接入户,还能让屋内看起来更明亮宽敞。
“以前老人上下楼不方便,成天待在家里。”郑敏娟说,加装电梯后,好些老年居民结伴下楼散步、到社区参加活动,活络了筋骨不说,邻里关系更好了。
眼下,小区共有11部电梯在建,还有7部处于审批阶段、7部正在征求居民意见,越来越多居民即将享受到上下楼的便利。
为顺利推进电梯加装工作,各级党员干部多次到社区实地走访。每次,郑敏娟都会将他们带到居民面前,让居民有渠道面对面倾诉心声。
“电梯后续运行维护成本不小,全靠居民众筹有压力。”
“小区保洁人手有限,一些卫生死角不好处理。”
面对居民诉求,相关部门逐一回应。
“对通过竣工验收的每部电梯按政策落实补贴,用于增设电梯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武昌区城管局二桥清洁队作为社区下沉单位,将积极参与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与居民共创美好生活环境。”
在群众家门口开展主题教育,越到基层越要“实”。
“我们将继续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办好民生实事,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让群众有感有获,见到行动、看到变化、真正满意。”武昌区委主题教育办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