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 | 凝心聚力齐参与,幸福中山共缔造

2023-12-21 09:27   大成武昌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山社区坐落于武昌区江滩边,辖区面积0.13平方公里,现划分5个网格,下设8个小区党支部,居民2761户,常住4129人。社区成立于2000年10月,辖区楼栋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小区房龄普遍达25年以上,社区老人多、困难家庭多,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

为有效补充基层治理力量,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中山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根本、群众为主体、社区为阵地,凝聚辖区下沉单位、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力量,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群策群力共同缔造”的工作方法,引导辖区居民成为共同缔造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 专家医生义诊

中山社区老年群体多,困难家庭多,结合辖区居民实际需求,社区联合团省委、积玉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众成颐家养老服务中心、武汉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等专业领域爱心单位,发动辖区个体商户,集多方合力,定期开展“幸福秀场”便民活动,为辖区居民常态化提供健康咨询、爱心义诊、免费理发、家电养护维修等惠民服务。

▲ 辖区个体商户为老年人免费理发

同时社区在团省委下沉工作队的指导帮助下,链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探访慰问辖区孤寡、空巢、独居老人,排查老人家中燃气电路等安全隐患,为老人送温暖;调动青年志愿者,有针对性地为辖区老人开展手机培训,如社保年审、日常水电费缴纳、抖音娱乐等主题课程,帮助老人接轨“数字生活”。

▲ 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常态化在社区内开展清洁家园、消防宣传、便民服务、爱心帮扶等工作,切实让居民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信任感,营造互助友爱、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

▲ 志愿者参与清洁家园服务

▲ 青少年科普实验课程

中山社区紧邻中华路小学金都校区,辖区青少年家庭多,为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结合寒暑假托管,携手社会组织、科协、高校志愿者等,开展“寒暑假课业辅导”“中华非遗文化系列体验活动”“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音乐知识学习”等特色课程,吸引辖区青少年积极参与。

▲ 单位助力图书漂流驿站建设

为充分利用社区阵地,让图书“流”动起来,中山社区和下沉单位、志愿者、居民群众多次交流沟通,共同建设图书漂流驿站。下沉单位发挥带头作用为驿站链接资源,打造线上数字图书室,并发动企事业单位捐赠书籍一千余册,居民、党员纷纷响应,踊跃捐赠家中闲置书籍,驿站纸质书籍已达两千册,青少年在小站中寻找自己喜爱的书籍,积极参与规则制定,争当“漂流小达人”。

▲ 图书漂流驿站启动

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读书、亲子互动、知识讲座等活动160余场次,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增色添彩,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居民议事会

社区遵循“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理念,引入社会资源,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开展居民议事会。鼓励党员、楼栋长牵头,就楼栋安全、卫生、美化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居民共同探讨。

从提出解决意见,到实施计划方案,再到评比楼栋环境,一系列举动使居民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中山社区顺势而为,成立文明叮咛志愿服务队,建立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志愿服务管理建设,从而实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常态化、制度化。

▲ 设置信息交流角,清理楼道小广告

为维护居民自管成果,中山社区链接贝壳公益资源,为楼栋建立共享信息专栏,为“小广告”找到新位置,减少楼栋内乱贴乱印现象,维护居民生活环境。

接下来,中山社区将继续完善基层治理模式,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实际情况,不断革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切实地提高居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共同缔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新家园。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