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一条线”到“一股绳”
大家事、大家议
大家干、大家管
以“共同”的方式“缔造”美好家园
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武昌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期大成武昌推出《幸福武昌 共同缔造》系列专题,聚焦全区一线生动实践,全面展示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助力武昌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康乐里社区位于积玉桥街道和徐家棚街道的交界处,由康乐里小区、河校小区、恒大首府三个小区组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实有户数4413户,6975人。社区党委下设7个小区党支部,1个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共有自管党员344人,在职党员402人。
康乐里老旧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基础设施差,因房屋漏水产生的矛盾纠纷日益频繁,也存在乱堆乱放、小区治安差等问题,这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急需解决。同时,恒大首府新型物业小区居民互动性不强,车辆违停、噪音污染等问题让业主矛盾激化。
针对这些问题,康乐里社区探索总结了“五线”工作法,推动实现“五共”社区治理格局。如今,康乐里小区有一群“热心人”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彻底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让老旧小区焕发生机;恒大首府探索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社区、物业、业委会、单位、职能部门“五方共治”治理新格局,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健全完善“五级党组织架构”,搭建“党建联盟”服务平台。形成“社区大党委—小区综合党委—功能型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社区党委与省政府国资委、武昌古城文旅集团、武汉长江隧道建设有限公司三家机关单位构建了党建服务体系。推行“组织联建”谋发展、“资源联用”做文章、“党员联管”下功夫、“活动联办”创特色、“服务联做”出实招的“五联”工作模式。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支部主题党日,开展社区活动等,把话语权、决策权交给居民群众,让居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解决小区治理中的难点,引导党员、居民群众做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难事共解,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白加黑”志愿服务队开展夜巡
“白加黑”志愿巡逻队为居民构筑起安全防线。康乐里小区属老旧小区,居民多次反映消防安全、治安防控等问题,希望加强巡逻治理。社区党委开展入户走访,听民声集民意,召开多次居民协商会议,决定成立由社区下沉党员、小区居民组成的“白加黑”志愿巡逻队。“日巡队”由退休老党员和居民志愿者组成,他们发挥余热,退休不褪色。“夜巡队”由年轻在职党员组成,利用“八小时外”参与社区服务,为辖区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
▲社区下沉党员、网格员处理居民家中漏水矛盾
“义务监理员”推动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康乐里小区居民多次向社区反映房屋老化、家中漏水、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社区通过网格群、电话听取、上门、议事会等方式,征集居民改造意见30余条。积极主动联系相关部门,传达群众心声,推动“三供一业”改造项目启动。小区邻里长、居民志愿者更是组成了一支“义务监理员”,全程参与改造验收,进行质量监督,协调解决问题58件。此次项目共维修漏水楼顶80余处,外墙粉刷45个单元,安装便民晾衣架50余处,楼梯扶手200余处,更换破损下水管道20余处。
▲“红色管家团”敲门行动
▲武汉以我为荣——周末清洁家园活动
志愿者将抗疫精神转化成社区治理新动力。居民群众自发组建“医行者”医疗服务队、“绿色先锋”环保服务队、“智多星”科普服务队、“红色管家”邻里服务队,为居民开展日常服务。以老纺织厂家属为主的康乐里小区,老年人居多,安全隐患排查尤为重要,开展夜间巡查活动。以教职工家属为主的河校小区,租户多,治理易反弹,开展周末清洁家园活动。封闭式的恒大首府小区,居民维权意识强,漏水噪声反复投诉居多,“红色管家团”协助调解各类矛盾。
强化全过程民主监督,做到治理的效果由群众说了算。社区定期收集居民群众需求,实时列出“需求清单”,制定“项目清单”,明确领办人、项目方案、完成时限等。每季度对小区建设项目、社区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公示。最后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微信发布小程序、召开评议会等线上线下方式公布项目成果,征集群众意见,由群众进行评议打分。
▲“桃李园”改造
五个“一点”打造小区“微阵地”,激活社区“微治理”。按照共同缔造的理念与方法,探索实施“群众掏一点、居民捐一点、企业献一点、志愿做一点、政府补一点”“五个一点”模式引导居民共建,将河校小区“桃李园”凉亭改造为一处具有多功能的小区公共空间,展现了社区居民共同传承、守护“老历史”“老建筑”的初心。
集群众智慧,共同打造出群众心目中想要的共享空间。为有效盘活闲置资源,结合居民停车需求,居民提出将闲置核酸棚“变废为宝”,将其改造成共享停车棚。小区存在不文明晾晒现象,居民、社区、物业共同协商,将小区空地打造成共享晾晒空间,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有居民反映小区活动场所不够、便民设施不足,提出可将小广场打造为一处“棋”乐融融文化角。将部分工具和物品放置于门岗处,形成一个邻里共享“百宝箱”,给生活提供便利。
康乐里社区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细、小、实、惠入手,落实好每一项服务举措,积极回应群众热盼,让群众真实体会到新变化新成效。在共察民情中聚民意,在共谋共议中找切口,在共建共管中找方法,切切实实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运用“五线”治理新方法谱写好“五共”理念,共同缔造健康快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