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古城,邂逅长在诗词里的凌霄花

2023-08-07 10:18   大成武昌  

八月的武汉

酷暑未消、骄阳依旧

漫步于武昌街头,走过你未曾注意的街角,一朵朵凌霄花开正盛,扮靓1800年历史的武昌古城。

如果说历史上的武昌城,是充满诗意的古城,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夏行》《黄鹤楼》等千古名篇传诵至今。

那么,散落在城市角落,默默绽放的凌霄花,则以诗意表达邂逅,古诗与古城、夏日与繁花,该是一番怎样的美好。

凌霄花,古时被称“苕”或“陵苕”,早在《诗经》中的《小雅·苕之华》篇便有记载。

而被正式冠以凌霄花之名,则最早见于《唐本草》,该书在“紫蔚”项下写道:“此即凌霄花也,及茎、叶具用。”

昙华林的凌霄花,在夏日清风中点缀着满墙翠绿藤蔓,静静地盛开在始于“文艺范”陷于“烟火气”久于“时尚风”的昙华林,能在原本就“一步一景”的花漾昙华林跻身头牌“交际花”,让游客纷纷举起相机,足以说明凌霄花才是古城最美的夏日诗词。

初夏已绽,秋来尚芳。

凌霄花期较长,从初夏到仲秋一直热烈开放。亦有古诗为证,夏季凌霄——有陆游《夏日杂题》诗云“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秋季凌霄——有元稹《解秋十首》载曰“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

凌霄花在诗人眼中不仅有着诗意盎然的“文艺范”,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寿栎堂前小山峰凌霄花盛开,葱蒨如画,因名》一诗更是赋予其“禅意”和“仙气”。

天风摇曳宝花垂,花下仙人住翠微。

一夜新枝香焙暖,旋薰金缕绿罗衣。

看过水果湖隧道两侧凌霄花墙的朋友,便知凌霄花攀附于路两旁高墙或是围栏之上,道路上疾驰的车辆、道路两边高大的树木都与凌霄相映成趣,此景此情正与诗意相合、与禅意相通。

凌霄花作为被诗人们争相倾慕与赞赏的诗界“顶流”,有人赞她美艳、说她志存高远。宋人贾昌朝有诗: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诗里表白自己既有凌云壮志,又有向日捧日忠心,要依托青松拔地而起。

有人夸赞,自然也有人不屑。宋人赵蕃有诗:

凌霄何自名,缘木与俱生。

底事因蓬附,故为亦蔓荣。

还有更为当代人熟知的现代著名女诗人舒婷曾说“如果我爱你,决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其实,诗人笔下如何描写凌霄花,都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凌霄花自始至终生机勃勃,不离不弃为漫长夏日增添独有的色彩。

凌霄花虽是“遇土而生,见风而长”适应能力极强,但是因其喜肥、好湿的习性,早期还是需要多观察注意浇水。

武昌火车站地下通道两侧的墙比较高,因而两边的凌霄花藤子可以长到两米多长。

武昌城管为保证凌霄花立体绿化景观效果,每年3月,都会在其发芽前会进行一次整体疏剪,去掉枯枝和过密枝,使树形均匀合理。

开花之前,合理施肥、再适当进行灌溉,使植株生长旺盛、开花茂密,令人心醉神迷。

夏日繁花

只在烈日下绽放

不管是赞扬或是被误解

「凌霄花」

始终低调却热烈

是平凡又不平凡的存在

攀树而生却绚烂至极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